林前11:29-31

11:29 因为人吃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体,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

11:29 For anyone who eats and drinks without discerning the body eats and drinks judgment on himself.

反复来反复去,又聚焦这个点,我们很容易在这个点逃离了。省察什么,省察我上个礼拜是不是又做坏事了?这样省察自己罪其实能自义,这个要好好分析,这才让你无路可走。其实走到这里是真的无路,除非你的世界观颠覆。

这节经文,正是保罗对我们“人应当省察自己什么?”问题的一个及时补充。保罗说,在“那一夜”以后,上帝给予对人(所有人)的理性认知的最高挑战,只有一个:你能否看见,我们在日常生活的重复吃喝里所享受的一切,其实就是“主的身体”!保罗说,如果你在这个认知上失败了,你就与上帝在永恒里无份了。为什么?“因为人吃喝,若不分辨主的身体,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

最后,为什么“因为吃喝,若不分辨主的身体,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这是上帝对你理性认知的最大挑战,你能看见吗?不是眼睛对着空气看、对着云彩看,是你的理性能看见吗?这是对理性认知的最高挑战,对人这个挑战是最高的!在这个挑战上,你假如失败了,就跟你无份了,那你就是吃喝自己罪了,永恒就跟你无份了。就那么简单,整本《圣经》讲的是这个,阿门!吓人吧?!

所以第 11 章讲的就是整本《圣经》的关键的关键。而且这是向理性挑战,我们理性被挑战到吗?我昨天对我太太发脾气确实是我不对,我太太对我那么好,我又自我中心,我又自以为是。你看,这是理性认知,是低级的认知,不是高级认知;高级认知是神的身体被你享用,你一切来自他,你看见吗?这才是最高挑战。不要眼睛老是把自己认知看成很不简单的,我居然幡然醒悟,我看见自己不足(我以前总觉得我太太有问题,我发现我有问题)已经了不起,这个太低级了!你的信仰起点是从你是罪人开始的,有什么了不起的呢?所以不要在基督徒起点搞来搞去,搞一辈子,教会也搞每天认罪、认罪,认什么罪?你要看到神是怎么救你的?!所以这句话又让我们非常感恩,保罗讲来讲去,啰哩啰嗦,居然讲这个东西,而且完全是从圣餐里面领受出来的!可是我们从圣餐领受出来全是自义,全是演戏,全是作假,这个其实也不奇怪,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人,我们在神面前作假,在人面前也作假,在亲人面前也作假,在朋友面前还是作假。

英文短句:eats and drinks judgment on himself,直译是:吃喝你们对自己的审判了。(自问)难道不是神对我们的审判吗?(自答)是的,也不是。因为神已经在人的良知里,让人自己审判自己了——写到这里,我想起了《约翰福音》16:8–11 经文:“他既来了,就要叫世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为罪,是因他们不信我;为义,是因我往父那里去,你们就不再见我;为审判,是因这世界的王受了审判。”——是的,“那一夜”,他留下了话,让我们在日后的日子里,记住他,思考他的话,并省察自己:若不分辨是主的身体,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也就是“为罪”,不能分辨主的身体,乃是因为不信,在神的眼里,这是罪;“为义”,因为我往父那里去,你们不在我里面,在神的眼里,这是不义;“为审判”,凡不按理吃喝“我的身、我的血”的人,都是与“这世界的王”站在一起的,都要等待神的审判!

把林前 11:29 和约 6:8–11 连起来,让我们再次看见,讲到关键时刻,这些重要经文讲的都是一件事,完全可以互相印证。关键就是这件事,信仰的关键就是你看见吗?这里的自问自答其实也是一个蛮好的示范,因为英文直译是:吃喝你们对自己的审判。我的理性问题:怎么我自己审判,不是神审判我吗?我的自答:新约《圣经》所启示的良知就是审判,所以你说神在审判,自己良知在审判,其实都对。又联想到《约翰福音》16:8–11 这句话:“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为罪”是因为你们不信我,跟这个地方连起来,你分辨不出这是主的身体,因为你不能相信你日常享受的就是主的身体,你觉得日常享受的怎么跟主有什么关系呢?我不就是自己赚来的吗?是因为我努力,我赚到这个房子、我的社会地位,全是我努力,跟主有什么关系呢?所以叫“不信”,在神的眼里“不信”就是罪。“为义”,我怎么不义?我比人家好多了,爱邻居、帮穷人,已经好多了;神说你不在我里面,我到父那里去了,你居然没有跟过来,这叫“不义”,神的标准跟你不一样。“为审判”,你是不按理吃喝“我的身、我的血”,怎么叫“不按理”?假如觉得自己是配得的,用配得的心态来吃我的饼,喝我的血,其实你跟世人是一样的,世人也觉得自己配得,不需要救恩,所以你是站在世人立场上,审判就临到你了,到时候我会让你知道你为什么不配得。你自己忘了,我全记住,这是《圣经》启示的,你做过的心思意念全记在帐上,会让你想起;因为你帮了这人、帮了那人全记住,但你害了人、说谎言全忘光,所以这个会审判。我们发现,假如用“若不分辨是主的身体”去默想《约翰福音》“为罪、为义、为审判”是完全同构的,这也是《圣经》奇妙的地方。

11:30 因此,在你们中间有好些软弱的与患病的,死的也不少(“死”原文作“睡”)。

11:30 That is why many of you are weak and ill, and some have died.

这节经文里的“软弱(weak)”、“患病(ill)”和“死(died)”,是指肉身生命,还是指“属灵生命”?

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问题。“因此,在你们中间有好些软弱的与患病的,死的也不少。”这句话指什么?是我们信徒中间有生病的,最近有人死掉了,还是指属灵的意义?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认为是一个双关语,既指肉身生命,因为这些都是人要经历的不可避免的事实;

就是说,信徒里面确实有人生病,确实有人身体软弱,很可能上个礼拜有人死掉,所以指这个没问题,因为是既成事实。但是也可以指属灵,为什么呢?因为属灵永远是保罗话语关切的焦点(保罗当然不关心属肉体的东西,他又不是医生),所以指属灵是更合适的。而且这里有个补充语说,“死”原文作“睡”。基督徒可以把死看成是暂时睡着,因为你得永生,其实也是暗指属灵的,至少不仅指属肉体的。就这个意思,是双关语,因为《圣经》本来就不分属灵、属肉体,是我们把它分开了。人经历属肉体的生病、属灵的生病,都是生病,所以《圣经》这两件事情都要处理。不是说不管身体生病,只管灵魂生病,所以这个双关语应该是这样的。否则变成《圣经》不管属肉体,只管属灵,好像灵肉是分离的,《圣经》从来不是这样一个立场。

下一个问题是,它与上一节经文是怎样联系?是“因为/所以”的关系吗?

因为“人吃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体,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所以(或因此)“在你们中间,有好些软弱的与患病的,死的也不少”。换言之,难道说,保罗的意思是,这些我们人生经历中的负面事件,它们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我们不分辨是主的身体,等于吃喝了自己的罪,所以主要惩罚我们?可是,且慢,如果是这样,这里的逻辑,不正是典型的“律法思维”吗?——我们暂时 hold 住这个问题,继续读经文。

确实有很多弟兄姐妹也有这个问题,读到这里都说 OK,把林前 11:29 和 11:30 连起来,就是因为/所以的关系(我把脉很准的)。因为前面是,你吃喝不分辨是主的身体,你就吃喝自己的罪;后面是,因此,你们中间就有人生病了,有人软弱了,有人死掉了。无论这个软弱是指肉体的,还是指属灵的,我们一定会读成因为/所以的关系。读成这样的话,hold 住,这个律法思维是会出来的。所以这是个提醒:第一,让你承认律法思维出来了;第二,那律法思维错了吗?难道不是因为/所以关系吗?第二个问题是重要的,假如你没有发现自己律法思维出来了,就不会说难道律法思维错了吗,难道不是因为/所以关系吗?我告诉你,是律法关系,不又是律法关系,就这个结构。假如你读成律法结构,仅仅读成因为/所以,你完了;它是因为/所以,因为/因此,但是你假如只读到这个层面,就读到律法思维里去了。为什么你完了?因为这个层面老我都可以读出来,老我特别喜欢因为/所以。神要罚你,所以我赶紧变好,好像神罚你就能变好一样;神罚你就能变好,那律法就有救恩了;律法里面没有救恩,保罗说得很清楚;靠律法就能得救恩,耶稣也不用死了。这个理我拉到这地方,大家都明白;假如我不这样说,你又跳进死的里面去了。

11:31 我们若是先分辨自己,就不至于受审。

11:31 But if we judged ourselves truly, we would not be judged.

这里确实是,如果你不懂英文,就抓不出这个东西来。这里有好多 judge,因为不至于“受审(judge)”,基督徒都知道“受审”至少有两层概念,第一是末世审判,神判你的罪;第二是你的良心判你的罪。我们不至于受审,我们逃出受审的命运,是怎么逃出来的?是你要“先分辨自己”,你看!就变成很重要。全部经文讲的救恩是说,你这人不需要受审了,你不像世人一样被神审判,然后进入地狱。所以经文就变得很重要,仔细想一下,怎么叫“分辨自己”?问题就变成“分辨自己”是什么意思,以至于我们不受审?那当然太重要了!假如你不认真,糊里糊涂又过去了;你认真,是说你对救恩很认真,我可以不至于受审,这不得了,世人都要受神的审判,我怎么不需要受审呢?你要“先分辨自己”。那什么叫“先分辨自己”呢?如果这个你又没搞懂,不是《圣经》又白读了吗?这亮光又错过了吗?所以这个认真是必然出来,理性也会出来的;除非你理性没有出来,本来就是摇头晃脑,和尚念经,跟佛教徒一样读经,你是不会出来这些问题的。所以神要求很简单,请你认真当回事,自己搞明白。我们有时候读《圣经》是给神看的,给教会看的,给他人看的;自己明白不明白,反正我已经得救了。

注意,这节经文的英文里,有两个“judge”。第一个中文译成 “分辨”,即灵里的分辨;第二个中文译成“受审”,即在律法下的接受神的审判。我认为,这样的翻译和区分是准确的。先看第一个 judge:“若是先分辨自己”(if we judged ourselves truly)。

注意副词 truly,即真实地分辨自己。请问,这里“分辨”是分辨什么呢?紧扣上下文,我找到了两个相关词,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

林前 11:28 里的“省察 examine”(“人应当自己省察,然后吃这饼、喝这杯。Let a person examine himself, then, and so eat of the bread and drink of the cup”)。

当你说分辨、省察,你都可以漫无边际的去分辨,去省察很多事情,也没错。比如你分辨川普总统是不是代表神的,可以用神来分辨、省察,但是这些都可能跑太远了。《圣经》启示说“人应当自己省察”,直接跟吃饼、喝杯有关,所以你要把漫无边际的分辨、省察拉到一个聚焦点上,这就是林前 11:28 给你的提醒。你不要省察、分辨跑太远了,散开来了;你要聚焦到这饼、这杯上,就是聚焦到林前 11:28 的启示上了。

(自问)省察什么呢?(自答)我的解读是,人“省察自己”的聚焦点,一定与紧跟在短句后面“吃这饼、喝这杯”有关,因此也与“主的吩咐”有关。(自问)“省察自己”(或“分辨自己”),与省察“主的吩咐”是怎么连起来的呢?即“主的吩咐”是怎样与我们的生命发生关联?或者,有没有发生关联?

第一个问题:“省察什么”?我刚才说你们很可能漫无边际去省察、分辨很多东西,这句经文提示你聚焦在这饼,这杯。第二个问 题怎么来的?第二个问题说,为什么不叫省察这杯,这饼,为什么 “省察自己”呢?自己怎么跟这杯、这饼相连呢?所以每一步都是非常有逻辑的。保罗就说省察这杯,这饼好了,为什么省察自己,或自己省察呢?可见这个粗略的自己是跟饼、杯相关的。假如你没有真正领受这饼、这杯,你这个自己是活在虚假里;你只要领受了这饼、这杯所启示的真相,你自己才活在真相里,自己是这样关联的。明白吗?所以这是第二个问题。

发生什么样的关联?(自答)通过省察这几个问号,我们才会真正明白,主是谁?我们是谁?主与我们的真实关系是什么?主说,若没有这样的省察,我们无论在宗教里的“吃饼和喝杯”,或在日常生活里的吃喝,就成了徒有空壳的宗教仪式或纯属肉体的暂存经验了。

一种是你在很庄严肃穆的宗教仪式里,徒有空壳;一种是忘记宗教,像常人一样吃喝享受,属肉体的暂存经验。无非这两种情况,都是跟永生无关的。

2. 林前 11:29 里的“分辨 discerning”。(“因为人吃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体,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For anyone who eats and drinks without discerning the body eats and drinks judgment on himself.”这节经文讲得更加明白,“分辨”(discerning)的意向性,直接指向主在圣餐时讲的话: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对此,也许有人会提出质疑说,在圣餐里,主特指他手中的“这饼和这杯”,但这里保罗泛指人日常生活里的吃喝经历(For anyone who eats and drinks)。两者是有区别的。其实,这正是我们过去认知上的最大误区。由于这个误区里,我们分不清日常生活里“人吃喝”,其实就是“主的身体”。看不见这个属灵的“真相”,我们就仍然活在欺骗里,因此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这正是我们需要时刻省察自己的地方。

这段默想是重复前面我们对定贯词的默想。重复一下,否则我们又忘掉了,我们又容易说,这个不搭界的,跳跃太快,你怎么从这饼、这杯,到这个泛指,怎么连过来呢?那段默想再重复一下。

有了上述两节经文作为理解的前提,那么,林前 11:31 经文里的“分辨(judge)”的意思也就清晰了。我们要“分辨自己”两点:(1)是否“看见”了我们平常吃喝的正是“主的身体”?(2)是否“看见”了让我们看不见这个“存在真相”的、老我生命里的重重遮蔽?(且让我把这两点叫作:“自我省察二要点”,即有没有两个“看见”?)

“自我省察”是基督徒属灵生命成长的一个最经常需要做的功课。“省察什么”?平时教会理解就是省察我们的罪。这个地方我们提出自我省察两要点:第一个,你看出这是主身体吗?第二个,你看出这个主身体跟你生命的相关性吗?

即有没有两个“看见”?如果对这两个问号的回答都是 Yes,保罗说,我们就已经行走在逃离“被审判”(包括末日大审判和人内心良知的审判)命运的道路上(即神赐给我们的出口)。

你看,救恩就变成很简单,这两点省察,保罗说你要不断省察,“每逢”就是在日常都要省察。假如这个省察的结果是你们在路上(Yes,you are on the right way);假如这两点你还是糊里糊涂,你还在瞎搞。我们以前是刚好不省察这两点,我们只省察上个礼拜又发脾气了,又没克制住了,跟救恩来讲,全是瞎搞。也许你这个省察确实让你的个性、行为、人品有改变,又有什么用呢?!假如没有后面两个省察的话。

可以说,这是保罗所传福音里最简明扼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