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凡男人祷告或是讲道 (“讲道”或作“说预言”。下同),若蒙着头,就羞辱自己的头;
11:4 Every man who prays or prophesies with his head covered dishonors his head.
从这节经文开始,保罗用“蒙头”这一具体习俗,作为例子来说明如何用“三项基本原则”的全新眼光,解读和反思人类的传统习俗。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保罗用“蒙头”习俗作为例子?——不难想象,直接原因是当时哥林多教会里有人提出了这个议题。
我们读林前 11:4,不太习惯有问题出来,神这样说就这样说了;其实这里的问题是:神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凡男人祷告或是讲道,若蒙着头,就羞辱自己的头”?这个“为什么”是试图理解保罗讲这句话的根据,这根据有时候是出于圣经,有时候是出于其他,譬如文化的依据。这句话若不与前面链接,不知道他在讲什么,紧扣前面经文就有点亮光出来——就是羞辱自己的头,自己的头是谁?按照第一句话,“自己的头就是基督”,那就是羞辱基督。你要扣住经文才能一点点亮光出来,后面则是扣住前面三个基本原则来解的。
保罗怎么会得出这样的建议?为什么我用“建议”?保罗说男人蒙头祷告就有可能下地狱吗?不可能是这个意思!这就回到我们前面说的:没有一件事是绝对的。保罗为什么这样建议,理由是什么?
当保罗态度鲜明讲出一个建议,这个建议你做与不做是相对的;但他陈述自己想法的时候,把圣经给他的很多绝对性真理表达出来了。也就是说,当他在作相对性选择的时候,他会根据绝对性真理的启示来思考、来反思,作出自己的好恶选择。
最后,你是不是按照我的建议做倒没关系,但是你听我的这一番想法倒是很有关系,因为绝对性真理是借着我们思考相对性选择时进来的。这一点很重要,后面要反复讲这事。我们作相对性选择,直到最后的决定还是相对性的,但是我们在思考时把绝对性真理拉进来了,包括思考、言说,你从中受我影响并认可,是因为你与我在同一个灵、同一个启示下。哇,是这样!蒙头不蒙头反而不重要了,因为这只是相对的,可做可不做的;重要的是,在言说、讨论的过程中,我变了,你也变了。
我是怎么变的?原来没有这些启示时,我是另一种想法;有了这个启示以后,我是这种想法;当我不断地思考,一边写、一边说,我这个人变掉了,我的 being 是这样变掉的。你跟我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在同一个启示下,否则永远争不清楚的;同一个启示下你觉得我有道理,也许你的理性时间花得少一点,我认真一点可以带领你。保罗也带领大家,但要在同一个启示下,达成共识。这时,你是否愿意这样做反而不重要了;你认可我的整套启示,你的生命由此改变,变得跟我一样了,很重要。也许保罗换个时间、空间,换个做法,帽子不帽子不重要。我们基督徒为什么需要讨论学习启示,就在于过程中我们 being 变掉,而不是拷贝做法。
我再发挥一点,《哥林多前书》11:1–16 经文,是我在度假回来以后,花了两个礼拜写出来的。两个礼拜以前,我的 being 还没有这个看见,我是在这两个礼拜里一边写、一边思考,才对这两段经文的看见与两个礼拜以前不一样了。你看我的行为外表与以前一样,假如我把这看见当真,当成神给我的看见,那我这个人两个礼拜以前与两个礼拜以后就变掉了。所以,这个你要拷贝我,你们拷贝我,跟着我去读,你也变掉了,你以前读经文时跳出那个思想,现在跳出这个思想,所以你变掉了,你是这样被神改变的。
这就回到我们为什么要读圣经,是圣经的启示改变了你。你以前是那样想;现在是这样想;哇!是这样,这个意思很好,我以前没想到,更美!更好!出来这种感叹,是你变化的开始。
不难想象,直接原因是当时哥林多教会里有人提出了这个议题。从前后文看,这场讨论似乎没有导致严重的分歧,因为保罗赞誉说,“你们”坚守了我所传的。可见保罗希望借题发挥,用例子进一步阐明他想要表达的一些更加重要的思路和原则。
这也为后面第 17 节以后作预备,讲另一个话题,这里你们做得好,但后面的事我不能表扬你们;你们做的不好的,是另一件事情,你们在爱宴的时候,乱七八糟,没有次序,分门结党,吃主的晚餐的时候行为不端,不符合主的晚餐本身要表达的意义。这关系到两件在教会里发生的事情。
这件是关于蒙头不蒙头的讨论。关于我们教会男人讲道要不要蒙头?保罗说,我认为男人不用蒙头,女人蒙头挺好的。后来大家就照样做了。这里有个讨论,但最后没有形成问题,即便这样保罗还是说,我要让你明白,不是有问题我来解决;即便没有问题,你做得对,其实也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你为什么做得对,做得对背后的基本原则、真理启示你有没有抓住。我这段话的意思,他们虽然听从保罗的意见,也服保罗,觉得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重要的是保罗借着这件事情,要讲出些绝对性的东西来,而这东西是改变我们 being 的。这就是保罗为什么重提蒙头这个例子。
我的第二个问题是,保罗为什么选择“男女有别”这个题目来开始他的讨论?——对此,我的默想是,“男女有别”是一个人类经验中自古以来的基本事实;同时随着时代的变化,人类对此基本事实的解读,也经历了许多深刻的变化,直至如今。从人类生理学观点看,人与人之间的最大不同,唯有男女性别的区分最大,而且这一区分直接与神的创造相关。我们会看到,保罗讲传统,他把眼光直接回溯到神在伊甸园里的创造。而其他人津津乐道的所谓传统,大多是伊甸园以后发生的,是对伊甸园传统的偏离和迷失。从这个角度上看,保罗确实是一个十足的保守主义者。林前 11:2说的“坚守”我所传给你们的“传统”,指的就是回到神最初创造的蓝图里。
这个命题“男女有别”,与我们现代人耿耿于怀的“男女平等”是有张力的。一方面我们知道男女确实有别,男人女人是不一样,身体构造都不一样;女人有子宫,男人没子宫;女人有十月怀胎经验,男人没有。因为神造男女是不一样,神对男人的旨意、安排也不一样。这是基本事实,没什么好讨论的。不一样,但又有同一性,我们都是神的儿女,一同来继承神的产业,这里没有男人先继承,女人后继承,从来没有这个概念。“男女有别”与“男女无别”一样,构成张力,这张力在人生相对性此生里是个蛮重要的张力,有很多问题由此产生。所以选这个题目很重要,而且直接回归到创世记伊甸园里。
我的第三个问题是,在犹太人传统里是如何看待男人和女人 “蒙头”习俗的?——对此,我在网上搜索了相关资讯,大概的结论是这样的:旧约里犹太男人在敬拜中是蒙头(裹头巾)的:“你要为 亚伦的儿子作内袍、腰带、裹头巾,为荣耀,为华美(出 28:40)”、“他们头上要戴细麻布裹头巾……(结 44:18)”。至今在耶路撒冷街头上看见的许多犹太男人,仍然在头顶上带一个黑色无边的小帽,就是“裹头巾”习俗的演变。另外,据许多解经专家的看法,犹太男人“蒙头”习俗,与旧约《出埃及记》里记载的“摩西的帕子”典故有关。据出 34:29–35 记载:“摩西手里拿着两块法版下西奈山的時候,不知道自己的面皮因耶和华和他说话就发了光。亚伦和以色列众人看見摩西的面皮发光,就怕挨近他。随后以色列众人都近前來,他就把耶和华在西奈山与他所说的一切话都吩咐他們。摩西与他们说完了话,就用帕子蒙上脸。但摩西进到耶和华面前与他说话就揭去帕子,及至出来的时候,便将耶和华所吩咐的告訴以色列人。以色列人看見摩西的面皮发光。摩西又用帕子蒙上臉,等到他进去与耶和华说话,就揭去帕子。”——解经专家们认定,这段经文里记载的“摩西的帕子”,是犹太男人敬拜时“蒙头”礼仪的最初起源。
这次查经笔记中有几段大量引用经文。这是第一个例子,关于“摩西帕子”。为什么大量引用经文?因为对于犹太人蒙头的习俗,保罗作出的建议是不要蒙头,他对犹太人沿用至今的习俗提出一个革新的建议;他这个革新必须有理由,对摩西帕子的理解,现在保罗的理解与过去拉比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保罗在不同的场合说过,特别是《哥林多后书》第 3 章说过,他对蒙头不蒙头背后有个属灵看见,蒙头不蒙头本来与犹太教历史里的一个典故有关,他对典故有重新看见,所以他建议用新的不同做法。看起来好像在讨论蒙头不蒙头,其实他是在讨论属灵看见。而且这是个很重大的属灵看见,基督教从犹太教里脱离出来正因为这个看见,而犹太教的人出不来也正因为没有这个看见。所以,这个看见变得很重要,从这个例子、这场讨论,看起来是蒙头不蒙头,实质上是关于属灵看见。
这样看来,保罗提出的“凡男人祷告或是讲道,若蒙着头,就羞辱自己的头”的看法,是对犹太传统的大胆的革新。对此,他在《哥林多后书》第 3 章里作了特别的解释。传统犹太拉比认为,摩西带帕子是因为他体谅身边犹太人害怕看见他脸上的荣光。但保罗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他的解释是,摩西用帕子遮脸,是因为他不愿意让人看见他脸上(定罪的)荣光正在失去。因此,保罗说,如今我们在基督里,(称义的)荣光是长存的,永不消失。基于这样的看见,保罗宣告,“这帕子在基督里已经废去了”(林后 3:14)。
也因此,现今“凡男人祷告或是讲道,若蒙着头,就羞辱自己的头”,遮蔽了基督的荣光了。由此可见,保罗关于“男人敬拜时不宜蒙头”的观点,不仅与旧约传统大相径庭,而且增加了来自新约启示的全新意义。
拉比的解释是,摩西蒙帕子是因为他脸上发光,怕被人看见害怕,就蒙起来,是体谅他们怕他。保罗说,不是的,摩西不愿意别人看到他脸上的光在消失。保罗定义摩西的荣光为定罪的荣光,如今是称义的荣光,不会消失的,所以这个担心不需要了。这个解释保罗在《哥林多后书》第 3 章也有。保罗有时候抓住典故的重新解释,结合他在基督里的看见,再结合律法的功用,恩典神才是真神,结合这一整套全新看见,借着对长久以来的固定思维突破,让他从一个经典的犹太人变成一个基督徒。他经历过认知的改变,他希望通过习俗的改变向大家传达他的认知改变。传达的不是习俗本身,乃是背后新的看见。基督徒这个默想可以相当深。这一切都是记号,记号背后的那个旨意、那个认知、那个真相,记号传达的属灵真相才是真正重要。神说,你看见彩虹,就等于看见我给你的应许;最后彩虹只是指向应许,你看到彩虹只看到彩虹,那就和忘了应许一样。蒙头不蒙头其实是个记号,这个记号带出后面的全新看见,你死守蒙头不蒙头,把看见忘了,不活在看见里面,那就不知所云了。
这个思维我们要贯穿下去,你要穿过看得见的,看见看不见的。看不见的是借着看得见的记号传递出来,神是这样做事的。这是很重要的概念,就避免我们老死守看得见的,争来争去。
我们提前跳到第 16 节,做个预备。
11:16 若有人想要辩驳,我们却没有这样的规矩,神的众教会也是没有的。
11:16 If anyone is inclined to be contentious, we have no such practice, nor do the churches of God.
这个地方,以前我认为没什么好争论的,就跟从我说的,这就变成蒙头不蒙头变成不可争论的了。这次我读出来不是这个意思,意思是:当然可以争论,以至于都不需要争论。就是说,当然可以争论,但不重要,蒙头不蒙头是相对的,重要的是借相对的讨论,借看得见的习惯、习俗,或者你认为美的行为规则,你愿意做的,也不是因为你做了这事有什么得着,乃是你做的时候想到那个东西,那个东西活在你里面,你有得着,就不要为可见的蒙头不蒙头争来争去。所以你不能跟我争,是我觉得争没有意思。然后他说,我们没有这个规矩,就是不拘泥于小事来争的规矩。这完全可以自愿爱戴就戴,不爱戴就不戴。我告诉你,我觉得蒙头会那么重要,或者不蒙头那么重要的道理全给了你,这道理很重要,道理里面有绝对性真理,改变我们的生命。以至于你有理由个人选择不蒙头,可以!这不是绝对性真理。
我先把这个结论放在这里,你再听我讲的时候就不会困惑,否则你永远有这个张力,在那里被堵住。
11:5 凡女人祷告或是讲道,若不蒙着头,就羞辱自己的头,因为这就如同剃了头发一样。
11:5 but every wife who prays or prophesies with her head uncovered dishonors her head, since it is the same as if her head were shaven.
男人该不该蒙头,保罗用基督里的全新看见,对犹太教典故的重新解释,提出一个旗帜鲜明的建议。他觉得男人不应该蒙头,蒙头就羞辱了基督;羞辱了自己的头,自己的头就是基督。活在我们原来的 being 里,自己的头就是自己的头,怎么是基督呢?现在保罗说,自己的头就是基督。保罗已经变成一个顺服基督的生命,本然的顺服。他知道自己原来的想法多错,进到基督里面重新翻盘,他已经有很强的生命体验了,所以他已经活在基督是他的头的真相里面。基督是我们的头,也就是我们平时讲的基督是我们的主,我们在主里面,其实没有什么特殊。用“头”比喻“主”,比喻我们与主的关系。他是真理,他是生命,他是道路,离开他全错光。这就是真相。没有基督,没有把他连进来,我们看世界全部想法,全部动机都错。
现在讲女人,女人的讲法是反的:女人要蒙头。很大张力就出来了。刚才关于男人的一整套,为什么不能平行转移到女人身上呢?难道基督不是女人的头吗?难道女人蒙头不是侮辱基督的头吗?
那么,妇女呢?保罗没有说,女人与男人一样,如今在神面前因基督的恩典而称义,她若蒙头,岂不也羞辱了基督啊!我们都知道,这样的思路是没有错的。
这个思路有错吗?没错!为什么这个思路没错,因为我们读过新约圣经。男女在神面前是同样尊贵,神救男人也救女人不分前后,救我们的方法、标准,男女没有区别。刚才用在男人身上的方法完全可以移到女人身上,没有错。那就奇怪,咦!保罗为什么这样说?张力才会出来。
但是,非常奇怪的是,保罗没有按照我这里的思路,主张女人也不宜蒙头,而是提出了相反的建议:女人要蒙头。这是为什么呢?我的建议是,我们暂时把自己的思路放在边上,而是顺着保罗启示的“三项基本原则”进行默想。
这回你就知道三项基本原则多重要了。
根据“三原则”之第二原则,“男人是女人的头”。因此,保罗说,女人“若不蒙着头,就羞辱自己的头,因为这就如同剃了头发一样”,意思是,女人若不蒙头,就是羞辱了自己的丈夫。请各位注意,在保罗所处的时代居住在哥林多城里的人,虽来自不同文化(包括犹太、希腊和其它中东地区)的背景,但都有一个大致相似的传统习俗,就是女人(特别是已婚妇女)外出公共场合时,披带头巾或面纱,代表女人谦逊和贞洁的美德。出于同样的道理,社会用“剃头、剪短发”作为对不规矩的女人的惩罚。
注意,保罗在为思路寻求根据,寻求哪里的根据?他没有讲摩西帕子,他前面是完全讲旧约经文的重新看见。这里他引用什么东西?文化习俗。注意,他讲这样,他给你理由,理由的背景是不一样的:在男人是圣经看见的,在女人是文化习俗的。
出于同样的道理,社会用“剃头、剪短发”作为对不规矩的女人的惩罚。所以,保罗这里说的,女人“若不蒙着头,就羞辱自己的头,因为这就如同剃了头发一样”,大致上是符合当时(甚至包括现今)的大多数文化习俗的。
在当时,女人剪短发是对丈夫不贞洁,羞辱了丈夫。大部分文化都是这个逻辑。女人的头就是丈夫,不蒙头就等于是让丈夫背黑锅了。再说一遍,你不蒙头羞辱你的丈夫,你的头就是你的丈夫。他说,我这样讲蛮有道理,因为习俗就是这样思考的。所以这个根据不是圣经根据,而是习俗根据;不仅是犹太习俗,是当时大多数民族的习俗,是这样的逻辑。
也因此,许多解经专家用同样的思路去解读林前 11:5,即保罗提议女人“蒙头”是提醒(或表达了)女人(妻子)对男人(丈夫)的顺服和谦卑。因为,男人是女人的头,女人对男人表达谦卑和顺服是应当的。
注意:假如大家到网络查一下,其他许多解经家对保罗这句经文就是用文化习俗来解释的,保罗就是这意思。妙是妙在,我后面还有“可是”!如果到这里为止,我等于把网上的东西搬给你,那你一定有疑问,保罗为什么这里用习俗,那里用圣经?我可以对这个解法存疑,下面马上读到。
可是,我的疑惑是,如果女人要表达对丈夫的谦卑和顺服,她应该把自己遮蔽起来,如同后来的伊斯兰妇女从头披盖到脚的长袍,才算合理。
伊斯兰教是在保罗之后(保罗时代还没有伊斯兰教),后来的伊斯兰教很可能把这个逻辑走彻底。本来是很奇怪的,你是为了表达对男人的谦卑,男人是你的头,把男人蒙起来干嘛?这就是我的疑问。
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头”,即女人的丈夫,在众人面前掩藏起来呢?这怎么能算是女人对丈夫的谦卑和顺服啊?我认为讲不通。
我们中国的新娘在新婚之日见公婆要蒙头,表示谦卑顺服,眼睛不敢看;我的狗,眼睛不敢看我,我是他主人,狗的天性不敢盯着看主人的。所以,若表达对丈夫的谦卑,你不能把丈夫蒙起来,就像新娘见公婆把自己蒙起来才对。知道我的逻辑吗?(众:知道)我提出疑问,女人蒙头是表示对丈夫的温顺、谦卑、顺服,讲得通吗?
保罗是说,女人不蒙头,就如同剃了发一样,剃了发在习俗里面是指不规矩的女人,不规矩的女人就羞辱丈夫。保罗这个比喻是对的,没错。但是,女人蒙头是表达对男人的顺服,我觉得这个不通。我不是说保罗错了,是后来解释保罗的话错了。保罗确实用习俗来解释,你不蒙头等于剃发,剃发是妓女才剃发。头的第一原则是基督,第二原则是丈夫,你等于把丈夫羞辱了。保罗是这个原则,他是非常严密的。
教会解释蒙头是表达对丈夫的顺服。我说,你对丈夫顺服,根据第二原则,你的头是你丈夫,你干嘛把丈夫蒙起来?假如把你自己头蒙起来,是不敢见丈夫,也说得通,你不按第二原则解也可以;假如完全按传统讲,头是你自己的头,女人把自己的头蒙起来,说我不配见你,在丈夫面前表示谦卑。但是把保罗的第二原则放进去,你的头不是你的头,你的头是你丈夫,就不通了。
我的默想,保罗的话是对的。保罗没说,女人蒙头是顺服丈夫;保罗只说,女人不蒙头就像剃了头以样,这在习俗里是侮辱丈夫,这个是有区别的。后面更精彩。
现在,我愿意把我对林前 11:5 的理解,记下来供读者参考。我认为,保罗肯定“女人蒙头”习俗,其含义不是提醒妻子谦卑在丈夫面前;而是提醒女人帮助男人一起,在基督(“各人的头”)面前谦逊和顺服下来,以便让基督在我们的生命里得以完全的彰显。
原来解释是女人蒙头表达妻子对丈夫的顺服、谦卑、温顺,或者是提醒自己对丈夫顺服、谦卑,假如女人头就是女人头,可以说得过去;第二原则女人的头是丈夫,就说不过去。所以我的解释是:帮助丈夫在主面前一起谦卑、顺服下来。她把丈夫头蒙起来,因为丈夫上面还有个主,这个符合第一原则、第二原则。第一原则说,真正主是基督,头是基督;第二原则说,女人的头是男人;女人把男人蒙起来,让男女一起在基督面前顺服下来。这是我对女人蒙头的解释。
后面会讲到女人如何帮助丈夫?是自己顺服丈夫,帮助丈夫一起顺服在基督面前。我这个解释,严格扣住三项基本原则。女人头不是她自己的,是丈夫,所以我把你(头)蒙起来等于把两人一起蒙起来,顺服在基督面前。我的解释有三个理由,如下:
一、与保罗建议“男人不蒙头”的内涵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基督的荣光彰显出来。
刚才有个疑问,男人(蒙头的根据)是引旧约,引帕子;最后说,男人的头是基督,现在帕子废掉了,让基督把我们生命彰显出来;现在我说,女人蒙头也是让真正的基督彰显出来;前后内涵是一致的,传达的意思是,男女一起让基督把我们的生命彰显出来。所以我们男女一起谦卑下来,这个与男人不蒙头不矛盾,是一致的,是同一个信息。
二、符合“女人是男人的帮助者 helper”的真实含义:女人通过自己在男人面前谦卑顺服的生命,设立美好的榜样,帮助男人在基督里得救恩。可以说,这是神在创造里赋予女人的神圣使命。
女人是男人的“帮助者”,这是创世记说的,她是作为帮助者创造出来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女人可以帮助男人很多事情,帮助男人生孩子,带孩子,照顾家庭,体贴男人等等,但这都不是帮助者的真正含义,真正含义是帮助男人走属灵道路,帮助男人得救恩,是灵里的帮助。这样的话,就是帮助男人顺服在主面前,男人不顺服,男人就下地狱。人都是从不顺服开始的,真正帮助是在主面前顺服,活出新的生命,这才是真的帮助。她是怎么帮助的呢?她通过自己在男人面前设立一个好的榜样,男人服从这个榜样,这才是上帝赋予女人的真正神秘使命。
三、破除了“男尊女卑”的错误认知。男人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在女人面前骄傲,却有千万理由在女人面前自卑;因为在爱与顺服的功课上,男人需要女人的帮助。因此,上帝需要女人做出榜样;也因此,男人顺服在女人的榜样下才符合神的旨意,否则神让女人作榜样的旨意就落空了。
第三点更重要。按原来习俗的解释,没有把女人的头当作男人,而是把女人的头当作自己的头,因此把女人的头盖起来,表示你顺服你的丈夫,世俗的男尊女卑就是这样出来的。我这个新的解读是破除男尊女卑,因为男尊女卑是错的。男人不仅没有理由在女人面前骄傲,还有千万理由在女人面前自卑。因为在爱与顺服的功课上,你需要女人帮助。上帝造女人在天性上容易做到顺服与爱。你要靠你的人生体验,事事观察,是不是这样?女人会容易并愿意做好第二把手,其实女人也不必为此骄傲,因为上帝造你时就是这样造的。因为上帝咒诅女人时说,女人要仰慕她的男人,女人仰慕男人,当然愿意帮助他,愿意被他带领。事实上,这一点让女人很痛苦,为什么?不是女人不愿意仰慕,是男人太差,女人仰慕不起来,还是男人的问题;除非男人在主里,否则可能没办法让女人仰慕;女人不是不愿意仰慕帮助,是你不值得帮助,这是个现实问题。这些都是在主以外的真实情况。我的解释是女人在爱与顺服或者服务上,有天生的优势,可以帮助男人。女人有地位、有资本,这是神的赋予。
男尊女卑破了,变成女尊男卑了。非也,在互相帮助方面是平等的,只是男人帮助女人不在这个点上,在另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