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听见他,怎能信他呢?没有传道的,怎能听见呢?15 若没有奉差遣,怎能传道呢?如经上所记:“报福音传喜信的人,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16 只是人没有都听从福音。因为以赛亚说:“主啊,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17 可见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18 但我说,人没有听见吗?诚然听见了。“他们的声音传遍天下,他们的言语传到地极。”19 我再说,以色列人不知道吗?先有摩西说:“我要用那不成子民的,惹动你们的愤恨;我要用那无知的民,触动你们的怒气。”20 又有以赛亚放胆说:“没有寻找我的,我叫他们遇见;没有访问我的,我向他们显现。”21 至于以色列人,他说:“我整天伸手招呼那悖逆、顶嘴的百姓。”
从“因果合一”看“至高拣选”
今天继续查考罗 10:14–21 经文,这段经文与罗 10:9–10 紧密衔接。
上一讲对第 10 章的两节关键经句罗 10:9–10 作了比较细致的探讨。首先要排除想当然的因果律,因为我们做了这两件事:内心相信、嘴巴承认,神就让我们得救。所以神不看行为,只看这两件事。我们只要做了这两件事,就得以在神面前称义。显然,这样的因果律理解很肤浅,不符合神至高主权的逻辑。借着《约翰福音》第 3 章关于重生的亮光,我们看见原来心里相信,口里承认是得救的结果。不是因为如此你才得救,而是你得救了才真正心里相信、口里承认。
上一讲我们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通过研读发现《罗马书》 10:9–10,保罗说的是:因为这样,结果这样;为什么这样,因为这样。所以保罗的论证方法是因果合一。有位弟兄说因果合一的概念让他突然悟到神在时空之外,在世界之外因果律推理不再简单成立。的确如此!我们若一直把自己局限在时间里,很多经文就不能理解;若看清神在时空以外,我们是被造的,读经思考时对很多经文的理解会豁然开朗。这个突破别人跟你说没用,只有自己哪一天突然被点通:哦,原来是这样!才真通了。
在救恩这件大事上:神是一切的因,在他之外没有因。好比我发现自己是活着的,是有生命的。什么原因有生命?因为做了什么才有生命?这个问题已经到了极限,不能理解了。重生也是这样,你为什么能重生?因不在你自己身上,乃在神那里。这是一个重大的思维突破。这个思维突破也启发我们:若还局限于人的思维,许多属灵经文是不能理解的,一读就错;一旦与永恒相连,就超越时空。例如这位姐妹说,我们的原初感动跟永恒相连,就是指这个过程超越时空,不是用人的正常经验所能解释的。这是一大亮光、一大看见。
让我们一起读:约 3:8 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风”在希伯来语有双意,既可以指自然风,也可以指圣灵。圣灵——基督生命进驻是个极大的奥秘,就像风,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这个过程是不能理解的,重生就是这样一个不能理解的过程。每个基督徒都通过《罗马书》知道,我们的老旧生命要被否定,新生命乃神的恩典。这个恩典是怎么临到我们的?这个过程是个奥秘!保罗说心里相信、口里承认,我们现在明白这已经发生了,我现在竟然会信了,真是难得。那些很有智慧、很聪明的朋友竟然信不了。圣灵启示我们:这个跨越不是因着自己。没有任何好夸口的,全都来自神的恩典,真是感恩!
10:14 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听见他,怎能信他呢?没有传道的,怎能听见呢?
沿着上面的思路,今天查考的第 14 节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经句用一个“然而”,带出来三个问号。
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原因是第 13 节,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我们已经明白,全部人(包括以色列人、希腊人、中国人)都不会求告他,凡求告主名的只能是新生命,因为新生命本质就是求告神的生命,而不是在亚当里悖逆的生命。把自己作为被造的地位重新摆正。首先问: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接着问:未曾听见他,怎能信他呢?连着问:没有传道的, 怎能听见呢?
10:15 若没有奉差遣,怎能传道呢?如经上所记:“报福音传喜信的人,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
继续第四个问号:若没有奉差遣,怎能传道呢?这里的逻辑就是因果律(cause and effect),一件事带出另一件事,事情背后总有原因,必要把它找出来。这是做科学研究的人的基本思维逻辑。
从第 14 节开始,保罗采用因果律逻辑提出四个问题,且有前后次序。上一讲我们有一个讨论题:“心里相信”和“口里承认”哪个前哪个后?次序重要吗?保罗自己把两节经文的表述次序打乱,第 9 节是先“口里”再“心里”,第 10 节是先“心里”再 “口里”。所以我认为,保罗暗示我们次序不重要,“心里相信”和“口里承认”都是果,或者因果合一,也就是说,在神做工让我们得重生这件事情上,不能用因果律来分析。
但是,从第 14 节开始的四个问题又回到正常人的思维逻辑,翻来覆去重复因果链条。我们从不信到信,一步一步从老生命到新生命就这四个步骤:神差遣人去讲道——有话语到你耳朵里——你听见了竟然信了——你信了就求告他。所以源头在神,没有神差遣,后面事情不会发生,神是主动的;至于人,先是听,然后信,然后求告。你可以再往前问,怎么会听到的?你得到讲道人面前,耳朵张开才会听到。在听道 -传道的这四个步骤里,保罗没有用任何神秘语言来解释,就那么简单!保罗用的是老太婆都能听懂、理解的语言,解释在人这一方面,是怎样获得救恩的。
记得在讲《约翰福音》时,我们总是喜欢问 how?我怎么能进天国呢?得救就是进天国。那我怎么能得救呢?我怎么能……?我们喜欢问 how,但是神不回答 how(怎样),神只回答 who(谁)、what(什么)、why(为什么)。因为不是我们自己怎样起头,怎样做才得救的问题;一切是神起头,一切是神作为。
但是从第 14 节开始,保罗说,现在我要告诉你怎么能(Now I tell you how),只是这个怎么(how)简单得一塌糊涂,就是劝一个朋友:“你到我们查经班来听讲道,我们的牧师讲得好,我们的查经班好。”不知什么原因他来听了,然后信,然后求告主名。从一个不求告神的生命变成一个求告神的生命,也就是新生命,就这么简单。这真的很神奇(amazing),真是一大亮光!轮到自己的就只有感恩,感恩这奇异恩典(amazing grace)了!相比之下,其他宗教过程非常复杂,例如佛教。佛教的禅传到中国就非常神秘,要打座、闭关,有悟性才能跟佛接通。基督教的福音只要用心听,跟学任何功课一样,工是神做的,我们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圣灵就这样临到了,感谢主!
若没有奉差遣,怎能传道呢?如经上所记:“报福音传喜信的人,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这里保罗再次引用《以赛亚书》。《以赛亚书》是旧约中跟新约最接近的,其中许多道理都直指耶稣基督彰显的救恩。事件(因果)链的最初端是神派遣,所以保罗引用旧约这一条。如果没有奉差遣,怎么能传道呢?真正的发起者还是神自己。这里的英文蛮有意思:How beautiful are the feet of those who preach the good news! 保罗直接说这些传福音的脚踪何等佳美,夸的不是这些人,而是这些人的“脚踪”(feet)。对于这个微妙的区别,我体会保罗夸的是传福音的工作何其美啊,而不特别在意谁在传。比如说一个传道人给你讲福音,真正美的是神借他的口讲的《圣经》,而不是传道人自己有多美。我们听传道人讲《圣经》,有时候会把眼光转移到这个人身上,搞不好把自己绊倒。这个问题英文是怎样(how)打头的:how are they to preach unless they are sent? 假如没有人派他们,他们怎么能传?真正的解释是,如果没有神保守的大能,他们又怎么能传呢?又怎能让福音有效地传到呢?又怎能让话语在人的心中生根呢?又怎能改变人的生命呢?又怎能叫那些罪人得救呢?唯有神的力量作用在他们身上才能传出去。这个一系列“怎样(how)”的问题还是回到神那里,而不是在人这里。这一切都因为神自己在背后做工,所以不在乎谁传福音,而在乎是不是来自上帝的力量。
10:16 只是人没有都听从福音。因为以赛亚说:“主啊,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
第 16 节又是一个转折,一个沉重的转折:只是人没有都听从福音。多么沉重的话题!即使传福音的人是神差遣的,传福音是美丽的工作,却有相当一部分人不会听从。保罗自己可能也发现传福音有时没有效果,所以又引用《以赛亚书》:因为以赛亚说:“主啊,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我们在座的基督徒也可能有这样的经历。不是说传道人不在乎自己的能力,在乎差遣,在乎神的工吗?为什么还有人不信?
10:17 可见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
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先解释“信道”,信有两个表达:一是动词“相信(believe)”,二是名词“信仰(faith)”。名词信仰几乎可以和新生命完全等同,我们信仰的新生命是从听道来的。“听道”又是怎么回事呢?《圣经》用词很讲究,英文是:hearing through the word of Christ,用了 through,即通过的意思。
“听道”是通过(through)基督的话语。所以基督的话语也只是一个途径,一个媒介,藉着话语可以得到信仰;如果听者把听道的话语只当作话语,听来听去始终是话语,就可能仍然没有信道,始终不能从中得出信仰。看来,有些人听道却还是不信,是因为没有完成这一飞跃,他们被神的话语拦住了。话语没有成为他们信道的途径和中介,这也就是“字句叫人死”的意思。
10:18 但我说,人没有听见吗?诚然听见了。“他们的声音传遍天下,他们的言语传到地极。”
但我说,人没有听见吗?对此,很多人认为自己没听见,保罗的回答引经据典是:诚然听见了。因为他们的声音传遍天下,他们的言语传到地极。显然保罗主要指犹太人,世代的犹太人不能以“没有听见”而减轻自己的责任。对于犹太人以外的所有的人,也许会觉得有争议,有些地方的人真的一辈子没听到过福音,但保罗在第 1 章所说也部分解释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因为人的问题是悖逆,不是不知道,是悖逆使人昏迷了心。所以从这个意义上,保罗确实把全世界人一网打尽。保罗以后的人呢?耶稣基督的福音不传是听不见的。我们确实有责任把耶稣基督的福音传给我们这个世代的人,传给我们的邻居、同事、亲人。现在的问题是,既然都听见了,为什么仍然不信?这正是第 19 节要回答的问题。
10:19 我再说,以色列人不知道吗?先有摩西说:“我要用那不成子民的,惹动你们的愤恨;我要用那无知的民,触动你们的怒气。”
我再说,以色列人不知道么?英文是 did Israel not under-stand? 意思是难道以色列人不懂(not understand)吗?保罗认为以色列人真的不懂,所以保罗原意是说,以色列人全听见了,却不明白其中的真正含义。于是保罗引用摩西的话说,神要用外邦人来“惹动”、“触动”以色列人的“愤恨(jealous)”和“怒气(angry)”。在摩西当时的语境下, 主要是指在律法下,遵守律法就蒙福,神用外邦人激怒以色列人。我在这里再细问一句:神是如何用外邦人来惹动、触动以色列人的愤恨和怒气的?如果不守律法的外邦人在与以色列人征战时总是失败,守律法的以色列人(所谓守律法当然只是相对于外邦人来说)总是打胜仗,以色列人会因此愤恨和怒气吗?当然不会。那么,神会用什么方法来用外邦人惹动、触动以色列人的愤恨和怒气?摩西没有说清楚。但从旧约的许多叙事里可以看到,许多情况下是外邦人胜利,以色列人失败,惹动、触动了以色列人的愤恨和怒气。神为什么要这样做?按照保罗的意思,以色列人听见了律法,却没有真正明白神的意思。这里的“意思”是指神颁布律法的真正用意是什么?如果只是为了保守以色列人在世界上此生的生活,那以色列人就糊涂了,就愤恨和怒气了。如果不是呢?是否触动以色列人在自己的愤恨和怒气里,好好思考神在律法里的真正旨意呢?我再说,以色列人不知道吗?是的,以色列人不知道。保罗在此将摩西的经文引过来,指的是以色列人不要嫉妒,不要看到外邦人日子过得比你好,国家比你强大,打仗也打赢你,连文明都比你好。这种在巴别塔下的比较激起以色列人的愤恨和怒气。以色列人不是选民么?以色列人国不像国,族不像族,而外邦人的国家却很强大,这实在是当时以色列人搞不懂的事。以色列人求撒母耳说,你看他们都有国王,打仗那么厉害,请你也求神给我们一个国王吧。国王、国家、社会组织构成文明力量,建立起更像现代政治意义上的国家,在这件事上外邦人走在以色列人前面,以色列人就嫉妒起来。神让外邦人成立一个个国家,且比以色列强大,甚至外邦人比以色列人还要文明,可见,神的意思是激励以色列人去思考为什么(why)?
紧接着这句经文,我的脑子里出现一个问题:既然都是神的工,既然老我怎么思考都没用;既然老我聪明、不聪明都没用,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既然都是神把种子放在人心里,干嘛要激励人思考?保罗在紧接着的第 20–21 节里,及时地帮助以色列人将思路打开。
10:20 又有以赛亚放胆说,“没有寻找我的,我叫他们遇见;没有访问我的,我向他们显现。”21 至于以色列人,他说:“我整天伸手招呼那悖逆顶嘴的百姓。”
又有以赛亚放胆说,保罗意思是说,先知以赛亚胆子真大,居然讲出这个话,没有寻找我的,我叫他们遇见;没有访问我的,我向他们显现。这是先知说的,当然也是神说的。这句话什么意思?不信神的外邦人将会遇见神,将会获得拯救。这句话预言,外邦人将归信、将得救。
我们仔细看原文:赛 65:1 素来没有访问我的,现在求问我;没有寻找我的,我叫他们遇见。没有称为我名下的,我对他们说:‘我在这里,我在这里’。我整天伸手招呼那悖逆的百姓,他们随自己的意念行不善之道。《以赛亚书》第 65 章之后就讲新天新地,把新约要启示的神对全人类的救恩图景,提供给先知的眼睛和嘴巴,提前向以色列人勾画出来。以赛亚真的放胆向以色列人宣告,未来救恩会大大临到外邦人,就是以色列认为不信神的那些人。这个信息在摩西律法中传达不多,在旧约《以赛亚书》里非常集中,可以说《以赛亚书》是一本小圣经。保罗当时的侍奉也是跨出自己的本族本国,向外邦人传福音,是顶着极大压力的。在这个意义上,《以赛亚书》宣告的这个预言,对保罗是极大激励,让他看清这是神在永恒里命定的旨意。
以色列人全听到了,但以色列人听不懂神的话。将来外邦人却听得懂。对于那些听不懂的以色列人,神是什么态度?《以赛亚书》说,至于以色列人,他说:“我整天伸手招呼那悖逆顶嘴的百姓。”《以赛亚书》里指的是那些“悖逆顶嘴”的以色列人,在今天新约的语境下联系我们自己,当我们不信神的时候难道不是悖逆顶嘴吗?神整天伸手招呼,可见神爱我们的心之切,神的慈父之心没有改变。既是如此,难道神的作为与能力是有限的吗?既然那些人悖逆顶嘴,神又爱他们,整天伸手招呼,难道神就没有办法让他们回心转意?难道神的旨意打折扣吗?我们前面讨论过,神的旨意是什么?
神伸手招呼,让这些回心转意的人得救,是神的旨意;让那些不回心转意的人下地狱,也是神的旨意。神的旨意一定完成,没有半点折扣。所以不要站在人的立场上说,我悖逆你拿我没办法,在神的旨意里原本就不救那些不悔改的人。这个不认识清楚,你对神的旨意和审判,就还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