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书 9:1–18

9:1 我在基督里说真话,并不谎言,有我良心被圣灵感动,给我作见证;2 我是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3 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4 他们是以色列人,那儿子的名分、荣耀、诸约、律法、礼仪、应许,都是他们的。5 列祖就是他们的祖宗,按肉体说,基督也是从他们出来的,他是在万有之上,永远可称颂的神。阿们。6 这不是说神的话落了空,因为从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7 也不因为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就都作他的儿女。惟独“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8 这就是说,肉身所生的儿女不是神的儿女,惟独那应许的儿女才算是后裔。

提问方法的引导与演示

在进入第 9 章之前,花一点时间引导一下研读《圣经》的方法,特别是提问的方法。在微信平台上弟兄姊妹们参与不错,我刻意提一系列问题引发思考,但弟兄姐妹们基本上是回答问题,很少有人在思考我的问题时提出新的问题。这与我们的应试教育有关,整个思维训练就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疲于应试,没有主动思考、提出问题的思维习惯。作为一种思维训练,今天我刻意尝试启发并演示,如何在读经时提问题,体验一下第一性地与经文启示的真相相遇是如何实现的。

比如说,罗 9:2 保罗为犹太同胞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这是为什么?因为保罗对犹太同胞有负担,希望他们能得救恩,然而他们居然那么刚硬,所以保罗心里很担忧,时常伤痛。但是,如果我再问,罗马书第 11 章里的一个中文小标题说:“全以色列人都将得救”。既然犹太民族最后都得救,保罗何必要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这个问题先放在这里。

再比如,你如何理解:罗 9:11 只因要显明神拣选人的旨意。神怎么拣选人?神拣选人的旨意到底是什么?要显明神拣选人的旨意,在你脑海中会联想到什么问题?思考的起点是神拣选人的标准,一是不根据血统、肉身,二是不根据行为。在这个基础上,神到底有没有标准?你可以有两个回答:一是没有标准,二是有标准。这就出现两个方向,神可以没有标准,也可以有标准。沿着这样的思维,问题就出来了。

好,大家都认为有标准,是什么标准?大家会说“信”。当然就是信,难道信这个标准还会错吗?我再进一步问,是不是神来挑选,信的人站在一边,上天堂;不信的人站在另一边,下地狱。神是这样挑选吗?(众:有说不是,有说是,众说纷纭)如果是这样的,那么对于信的人,神不想救也得救;对于不信的人,神想救也救不了。是这样吗?

如果是这样,神的主权在哪里?保罗引用旧约《出埃及记》:出 33:19 我怜悯谁,就怜悯谁;我恩待谁,就恩待谁。如果人可以自由地选择信与不信,选择就变成人自己的事;神只能根据人的选择,作出救与不救的回应。这与神的“至高主权”相抵触,岂不荒谬?岂不是张力出来了?什么叫神的至高主权?神是至高者,第一因,因果都在他里面。假如救恩的根据是在神以外的人身上(信或不信),这个人就可以自义,就有自义的理由了。

众:如果信与不信不是标准,我在第 9 章里,好像也没有看到神提出另外什么标准。我觉得没有标准。

好!这样我们的讨论就丰富起来了。有可能神根本就没有标准。神完全根据自己的好恶,我喜欢谁,就喜欢谁;我怜悯谁,就怜悯谁;我恩待谁,就恩待谁。我是窑匠,你是泥土,窑匠把你做成一个尿壶,就是一个尿壶;做成一个花瓶,就是一个花瓶。难道泥土还可以质问窑匠吗?有多少人同意这个观点?请大家注意,当我们思考这一切的时候,我们是在思考神,不是在思考自己;我们平时不太思考神,我们平时总是思考自己。

如果说,神拣选的时候没有标准。你们同意吗?(众:有同意,有不同意。)对此,我不同意。因为,这样一来,把我们的信仰降到什么水平?当时那些迦南土著人,他们的神就是这样的,喜怒哀乐不可控,没有标准,想杀谁就杀谁,想对谁好就对谁好。几乎所有犹太人以外的人类民族,期多神论宗教里的神,都是这样的。例如,希腊文化中那些神,人无法理解那些神的喜怒哀乐,所以就成了邪恶的神,人只能对之恐惧。难道《圣经》启示的神,也是这样的? (众:不是的。)

当然不是!《圣经》启示的神,一直要显明他的标准和旨意给人看。所以第 9 章保罗明确说:只因要显明神拣选人的旨意。我们的神是一个可以被人理解的神。

众 1:不能按照人的标准来理解神的标准。

众 2:说实在的,我们怎么能了解神拣选人的旨意呢?!

我告诉你,错了,神要显明他拣选人的旨意给人看。整本《圣经》就是让你明白,神用整个犹太民族历史作为见证,就是为了让你明白;神甚至赐下自己的独生子耶稣,也是为了让你明白。所以对于神拣选人的旨意,我们务必要明白,不能稀里糊涂。

那好,神拣选人既不是根据肉身,也不是根据行为,到底有没有根据?刚才讨论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有根据;一个是没根据。我的回答是有根据,根据神的旨意和好恶,并且通过《圣经》向你显明,让你明白。

如果只根据神的旨意和好恶,神拣选你的原因就不在你身上,而在神自己。那么,神自己的理由、好恶是否让你知道?当然让你知道。于是,问题就变成:你如何理解只因要显明神拣选人的旨意的含义了。这句经文会带出以上这几个问题,是怎么带出来的,明白吗?(众:明白。)问题提得好吗?(众:好!)

以上问题可以立即被消解,因为我们知道神的旨意、标准,不外乎就是“因信称义”。但是因信称义那么宏大,记住一个名词、一个标准答案对你毫无用处。结合因信称义,我再问第二个问题:你信神,他却不信神,是不是神让你被拣选的原因在于你,而不在于他?是不是神的旨意、神的好恶又不“完全”了?是不是神拣选你的原因又在神之外了?(众:这种信是不是神给你的呢?)对的,这个信也是神给你的,那神为什么给你而不给他?神凭什么标准给你而不给他?要仔细琢磨。

我还有第三个问题。你如何理解:罗 9:27 以色列人虽多如海沙,得救的不过是剩下的余数。又如何理解教会的一种说法,全以色列人将来都得救?这两句话完全相悖!

于是跟上第四个问题,你如何理解经上所记:罗 9:33 就如经上所记:“我在锡安放一块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磐石,信靠他的人必不至于羞愧。”在锡安,即耶路撒冷,神放一块巨大的磐石,让很多人跌倒,跌倒就是跌到地狱里去了。这位姐妹说,这块巨石是耶稣,耶稣把人绊倒,能接受吗?《圣经》说耶稣是神放在那里的巨石,小石头可以跨过去,盘石就跨不过去,在这个意义上,耶稣反而使很多人不能走进信仰,把人绊倒了,是这个意思吗?耶稣不是来救人嘛?怎么会把人绊倒呢?耶稣真的绊倒了一大批犹太人。犹太人本来信神信得好好的,出了耶稣就搞糊涂了,以至于把耶稣杀了。杀了耶稣,绊脚石挪开了,又可以信他的上帝去了?!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研读《罗马书》9:1–5。

9:1 我在基督里说真话,并不谎言,有我良心被圣灵感动,给我作见证。2 我是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3 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4 他们是以色列人,那儿子的名分、荣耀、诸约、律法、礼仪、应许都是他们的。5 列祖就是他们的祖宗,按肉体说,基督也是从他们出来的,他是在万有之上,永远可称颂的神。阿门!

这段经文让我们看见一个活生生、有性情的保罗,真是跟我们一样的人。他为他同胞的信仰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保罗是犹太人,耶稣是犹太人,他的生活圈子、朋友、父母、亲戚都是犹太人。根据犹太人的传统,他的老祖宗被神赐下,那儿子的名分、荣耀、诸约、律法、礼仪、应许都是他们的,一代一代传下来,但是这些都不能保证他们得救。保罗为犹太人目前状态有可能得不着救恩而难过,为犹太同胞的属灵命运担心。难过着急到什么程度?到了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的程度,这是多么强烈的感情!这一段话就是这个意思。

9:6 这不是说神的话落了空,因为从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7 也不因为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就都作他的儿女;惟独“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8 这就是说,肉身所生的儿女不是神的儿女;惟独那应许的儿女才算是后裔。9 因为所应许的话是这样说:“到明年这时候我要来,撒拉必生一个儿子。”

难道神的话落了空,神的计划失败了吗?保罗的回答很简单:其实神说的犹太人不是指这个犹太人,犹太人的定义错了,不是指血统、肉身定义的犹太人,而是以信心定义的,见《罗马书》第 4 章。我们在今天新约时代很容易接受这个定义,否则我们这些外邦人就没办法得救了,但是当时对犹太人是个打击。谁说犹太人不是按照肉身定义?这个标准从哪里来?所以,保罗这样说一定要有《圣经》依据。保罗找到的第一个《圣经》根据是,按血统亚伯拉罕是以色列人的爷爷,因为他是雅各的爷爷,神为雅各更名为以色列。亚伯拉罕血肉生出两个儿子,一个叫以撒,一个叫以实玛利。《圣经》讲得很清楚,创 18:10 因为所应许的话是这样说:“到明年这时候我要来,撒拉必生一个儿子。”另一个则不是神应许生的儿女。你可能自己找理由:一个是小老婆生的,一个是大老婆生的,这是泛道德解经。这里经文强调的是:虽然两个儿子都是亚伯拉罕的血肉,但是单靠血统、血肉不能保证你是应许的。

那么,谁才是神所应许的人呢?如果不是看血统那看什么呢?难道是看行为吗?这正是下面的经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9:10 不但如此,还有利百加,既从一个人,就是从我们的祖宗以撒怀了孕,(11 双子还没有生下来,善恶还没有作出来,只因要显明神拣选人的旨意,不在乎人的行为,乃在乎召人的主。)12 神就对利百加说:“将来大的要服侍小的。”13 正如经上所记:“雅各是我所爱的,以扫是我所恶的。”

保罗进一步依据《圣经》举出第二个例子是以撒生的双胞胎。双子还没有生下来,善恶还没有作出来,神说:将来大的要服侍小的,又说:雅各是我所爱的,以扫是我所恶的。即一个拣选,一个不拣选。这个例子把行为彻底否定,岂止不按行为,也不按后天此生展露出的才能、意志、品格,在娘胎里就被神拣选了!这是两个否定:一是血统否定,二是行为否定。让人明白神的拣选完全在人所能想象的根据之外。

众:可能是雅各老年的确变好了吗?

你的意思是,或许神在时空之外预知你此生如何,并根据预知的将来行为来决定是拣选你,还是不拣选你,是不是这样?我只有发出感叹:人啊,“根据行为拣选”的律法思维是多么根深蒂固啊!双子还没有生下来,善恶还没有作出来,只因要显明神拣选人的旨意,不在乎人的行为,乃在乎召人的主。其实神说的是:你好事、坏事都没开始,我就已经拣选了,所以跟人的行为压根儿没有关系。

关于上述罗 9:11 经文,我们内心深处还可能存在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解法,所以,我要不厌其烦地再提请大家注意。罗 9:11经文在上下文里到底是什么意思?意思很明白,就是解释紧跟在后面的两节经文:罗 9:12 神就对利百加说:“将来大的要服侍小的。”以及罗 9:13 正如经上所记:“雅各是我所爱的,以扫是我所恶的。”为什么神要这样告诉利百加:将来大的要服侍小的?

《圣经》告诉我们,雅各一生经历神,晚年时得着信心,临死时知道神又真又活,是在信心里死去的。属世眼光看,小的(雅各)逃到埃及,是个被遗弃、被丢失的孩子,一辈子多灾多难,整个家族都在逃难之中;而大的(以扫)在世界上活得顺利得多,发达得多,成为族长。《圣经》没有提到以扫临死时是什么状态,可见是个属世的,出于土、归于土的一般人。由此看来,神说将来大的要服侍小的,显然是指神的拣选不是属世层面的,是超越属世概念的,最后以色列人从中悟出道理:雅各才是蒙福的!

为什么神要预先(双子还没有生下来)告诉利百加这个结果呢?是为了显示神自己未卜先知的能力吗?当利百加把神的话语告诉以撒,以撒会怎样想?以撒会相信利百加的话吗?从以撒后来的表现:以撒喜爱以扫,不喜爱雅各,我倾向于猜测以撒对利百加的话似乎不那么相信(这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以撒会想,如果这是真的,神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以撒自己?)究竟为什么神要特别告诉利百加这件事情?大家注意了,罗 9:11 正是神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要显明神拣选人的旨意。什么样的旨意?就是不看人的行为!因为,双子还没有生下来,善恶还没有作出来,只因要显明神拣选人的旨意,不在乎人的行为,乃在乎召人的主。

也许你可以继续问,为什么这样说?难道雅各和以扫在他们的一生中不存在行为上的巨大区别吗?是的,存在巨大区别:一个在神的带领下从不信成为信心的巨人;一个始终对神的呼召没有回应,一辈子活在血气里没有更新。既然如此,难道不正说明了神选择雅各而不是以扫是基于后来两人的行为(对神的回应)不同吗?不正说明神看重人对神的信心(也是一种行为)吗?你这样问听起来似乎也很有道理,但《圣经》却是明确回答说:双子还没有生下来,善恶还没有作出来,只因要显明神拣选人的旨意,不在乎人的行为,乃在乎召人的主。可见经文罗 9:11 确实是保罗用来回答上述问题的。在我看来,没有比这个更清楚了!

那么,神的拣选不看血统,也不看行为,看什么呢?到底有没有根据?

众:这话雅各是我所爱的,以扫是我所恶的,是在他们还没生出来的时候就这样说的吗?没生下来也许不是这样说,也许只是说大的服侍小的。

众:不管是雅各还是以扫,其实他们都是罪人,上帝看两个人的罪其实是一样大小的,对吧?

对。在行为上他们肯定都是罪人。没有错。众:那就是说,神就是喜欢雅各?

这里经文说上帝不喜欢以扫。为什么不喜欢以扫?是因为以扫的行为吗?不是,只是要显明上帝的好恶,即喜欢、不喜欢与拣选、不拣选联系在一起的关系!假如我拣选你,可见我喜欢你;我抛弃你,可见我不喜欢你。这是上帝的好恶,好一个、恶一个。所以拣选这事说明上帝有选择,选上的是“好”,不选上的是“恶”。

众:神拣选雅各,不拣选以扫,就是因为神知道雅各以后是什么样的,对吧?

你看,你这样的想法,依然是顽强地根据行为;因为神知道雅各以后的行为是好的。请注意,根据行为的主要问题是把神的主权削弱,神拣选我的原因是在神以外,是因为我好或者因为我信。这个概念要梳理清楚,一旦在神以外,神就不是最后的因。

众:假如神是预先看到雅各的信心呢?

看信心是对的,但如果信心是出于人,就又在神以外了,神又不是第一因了。如果神喜好你是因为你有信心,神不喜好他是因为他没有信心,你就在神以外找到因了。这个概念太重要了。所以我们现在理解神的神性是:至高权力,一切因都在他里面。在他外面没有因,这一点一定要站住,否则你就可以跟神讨价还价了。

众:这样的话,神真的很不公义哦?

好,神很不公义!你这样说非常顺理成章。如果你是一个人必然会这样想,那你就必须面对神发问,不能不发疑问,而且神一定会继续回答你的疑问。其实,我就是要把你的问题带出来,如果你在这个点上仍然出不来这个问题,就是跟不上保罗的思路了。若没读出来就好像懂了一样,那只能是自欺,要特别警惕。现在问题终于出来了。这段话讲的就是神的主权、神的地位,假如至此你的逻辑思维还没有把神的主权放在第一位,总想在神以外找到原因,就有问题。

标准之一,血统否掉了;标准之二,行为否掉了;标准之三,就是信心了。只要这个信心在神以外就是人的东西,你有信心,他没信心,又在神之外了。神就是借着罗 9:11 经文把你的信心也否定掉。神说,我喜欢谁就喜欢谁,我怜悯谁就怜悯谁,就这口气。你说,你怎么不怜悯我?我对你有信心啊!很多人就是这样想的。当年那个耶稣门徒就说:耶稣,你不公平,我当年很有信心跟着你的,你怎么不理我了?耶稣说:走吧,我不认识你。所以当你觉得有信心,神一定爱你,这个理解站不住脚,要把基督徒这个自义、自负打掉。

这段经文启示说,神的拣选不在乎神以外的任何原因,只在乎神自己的旨意与好恶。讨论到这一步应该可以停住,至于你怎么理解,神的好恶是什么,到底显露不显露,那是后面的问题。保罗引用《圣经》旧约经文要说明一个问题,就是神拣选人的原因不在人里面,是在神里面!(众:对。)在人里面就变成在神之外了。这是一个重大启示,巨大亮光!一般人不是这样想的,人会觉得总有原因,这是因为你根本就没被这个亮光照到过。你会说:那我们不是很被动吗?神不是很不公义吗?诸如这些问题可以挑战神,请注意,不要因为这些问题还没有解答,就把前面的这个重大启示扔掉了。坚守这个启示,哦,原来是这样!你今天就有极大得着了。

9:14 这样,我们可说什么呢?难道神有什么不公平吗?断乎没有!15 因他对摩西说:“我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恩待谁,就恩待谁。”16 据此看来,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发怜悯的神。17 因为经上有话向法老说:“我将你兴起来,特要在你身上彰显我的权能,并要使我的名传遍天下。”18 如此看来,神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叫谁刚硬,就叫谁刚硬。

这位姐妹说她很难过,(众:是。)她说神完全凭他自己的好恶,不是根据我们的原因。那他的好恶我们不知道,神怎么可以这样?我的回答是,神必须让你心里好过,你才信他;神让你心里不好过,你就不信他吗?就是说,你有好恶,神要过你的好恶这一关,你才能信他吗?!所以要警醒,神让你难过是因为他是真神;总让你好过的神反而可能是假神。难道神有什么不公平吗?保罗都急了,我们可说什么呢?难道神有什么不公平吗?他等着要激发你的问题,回答你的问题呢!《圣经》这段启示的光是什么?这和我们以前理解“神爱世人”的圣诞老人形象很不一样!

神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叫谁刚硬,就叫谁刚硬。我们的问题是:神是邪恶的神吗?神是慈爱的神吗?神是公义的神吗?《圣经》启示的神是公义的神,我们已经接受了。《圣经》启示的神是全能的神,神掌握全部主权,要坚定相信你从《圣经》里已经得到的启示,不要放掉!假如《圣经》旧约你读得不多,或者即便读了也读不懂;假如你不能理解《圣经》新约中耶稣基督就是神的化身,他就是神的本体,是本体的光。那么我问你,耶稣基督为人善不善?公义不公义?慈爱不慈爱?你在他身上看到神性的完全彰显,是不是?(众:是的。)

所以,他的旨意出自他的神性,神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叫谁刚硬,就叫谁刚硬。因为他是公义的、全能的、慈爱的,我们可以很放心。放心到什么程度?假如有人要加害你,你很想报复,把这负担交给神,你说:“神啊!我不报复,我把他交给你。”因为神是公义的,他必审判,只等他审判,这样你就放下很多毒钩。你之所以能放下,是因为你读懂了《圣经》话语,神是公义的,他必审判;神是全能的,你的许多纠结、压力都可以放下来。比如说:“神啊!我做这事,在人里得不到公正待遇。神啊!我不看人,只看神,你必纪念我的好意!”这几段经文就可以帮你解决生命中很多问题,这就是神的亮光,你不会为自己委屈而难受,也不会咬住一个人非报复不可,基督徒的心胸就这样被打开了,因为神是真的!所以读到这里应该很开心。(众:是很开心。)

神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恩待谁,就恩待谁。看一下它的英文语气会好过一些:I will have mercy on whom I have mercy, and I will have compassion on whom I have compassion,我 mercy(怜悯)这个人,因为这个人我 mercy(怜悯)。英文是说,我会怜悯我所怜悯的人;我会恩待我所恩待的人。英文的表达绕来绕去全是他,全在神之内。这个人神为什么不怜悯,因为神有不怜悯的理由;这个人神为什么让他下地狱,因为神有让他下地狱的理由。

我希望你问出一个问题,问一个最对的问题:“神啊!那你的理由是什么?”你问了,神就会回答;你不问,就错过了。整本《圣经》或者说《罗马书》就是要回答你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你敢问吗?(众:敢问!)这个理由很多地方讲过,现在让我们翻开《罗马书》,罗 4:20 并且仰望神的应许,总没有因不信,心里起疑惑,反倒因信,心里得坚固,将荣耀归给神。21 且满心相信神所应许的必能作成。22 所以这样就算为他的义。

神已经显露他的好恶,他喜欢谁呢?喜欢那些对神的应许仰望的人:仰望神的应许,总没有因不信,心里起疑惑,反倒因信,心里得坚固,将荣耀归给神。且满心相信神所应许的必能作成。

可见,这就是神的标准。神就算亚伯拉罕为义,就拣选他。也许你会说,如果信,神就喜欢你;如果不信,神就不喜欢你,这不还是以信作为标准吗?且慢,让我对神拣选的标准作进一步

解释:神应许把这些人包括在他的应许里的是怎样一些人?就是用信心回应他的应许的那些人。神应许说,以信心回应他的应许的人,一定得着他的应许。所以,这些人得着神的应许乃是因为神有这个应许,神还是终极的因。不用信心回应神的应许的那些人,本来就不在神的应许里,这就是神的心意,这也是神的好恶。在此之外的神原本就不喜欢,在此之内的神原本就喜欢。神的一个应许就把全部人的“得救”、“不得救”都包括在神自己的应许里面了!神怜悯那些以信心回应他的怜悯、以信心回应他的应许的人。注意,神本来就没有应许那些不这样对待他应许的人。圣灵这样的启示把人的自义全部打掉,因为是他先爱你。你们这帮人那么无药可救,都不用我来比较哪个好哪个坏,也不要等你显露出来,娘胎里就可以说了,你们没有一个是义人。我只有一个心意,当我把应许彰显给你以后,那些按信心回应应许的人,就是我喜欢的,我的应许只对这些人,从来没有应许这个以外的人。请注意,神发出这个应许时,不需要知道你怎么样,神发应许只有一次,但在神的应许里已经把他该做的全包括在里面,与你无关了。所以神的应许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完全“出自于他、结果于他”。他都不用管你这个人到底怎么样,因为他只应许那些以信心回应他的应许的人。

所以说,不是因为你信神才救你,而是因为神的应许是这样的。如果没有神满是恩典的应许在先,我们都是没有希望的。你也许会说,好了,我知道了,神喜好雅各,不是因为雅各这个人怎样,乃是因为神本来就应许像雅各这样的人,也就是用信心回应神的应许的人。可是在娘胎里,雅各的行为还没有出来,神怎么能知道雅各是一个会用信心回应他的应许的人?神怎么知道,以扫就不是这样的人?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神在时间之外,神预先看见了后来在时间里发生的事情:就是雅各用信心回应神的应许,以扫没有。所以雅各是神所预先喜爱的,以扫不是。为什么这样?因为神就是这样在时间以外作出他的应许,并在时间之内以他的方式启示我们每一个人明白他是这样应许的。

一句话,神拣选人的标准在他赐给人类的应许里:“因信称义”。《罗马书》4:20–22 节经文,最好地表达了这个应许:并且仰望神的应许,总没有因不信心里起疑惑,反倒因信,心里得坚固,将荣耀归给神。且满心相信神所应许的必能作成。所以这就算为他的义。 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