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读笔记 / 跟读笔记 / 安息在哪里---zao

安息,到底在哪里?

一、以色列人看似已至的两个“安息”

(1)十诫的第四诫——“当记念安息日”。然而,律法很美,他们却无法完全遵行律法;于是,安息日成了他们不断跌倒、又不断献赎罪祭的循环,最终活在律法审判的惧怕和战兢中。

(2)约书亚的“安息”——结束四十年旷野的漂流,终于踏进流奶与蜜的迦南。他们在富饶的迦南地享受了和平时代的安息了吗?当我们翻开士师记、列王纪,刀光剑影几乎从未停歇;得地为业,却难得一日无战。

这两条历史坐标提醒我们:安息若只靠外在环境与规条,永远缺少重要的实质。

二、今日基督徒的“无安”现场

同样,对于今天的基督徒来说,得享安息了吗?有人会说,我们因信进入基督里,已经得享了安息,但在现实生活的客观果效中真得安息了吗?

婚姻——再相爱的夫妻也有吵到想逃的夜晚;

育儿——一句顶嘴就能把耐心逼到墙角;

职场——良心与利益拉锯,用才不用德,正直常输给“好用”;

人际——换工作、换城市、甚至换伴侣,换来的只是短暂的宁静。

我们像以色列人当年在旷野绕圈,只不过换成了现代场景:从一家公司跳到另一家,从一段感情逃到另一段,以为下一站就能安息,逃离片刻虽得片刻宁静,但焦虑和忧愁像附骨之疽永远也甩不掉。

三、为什么上帝“故意”不让人安息?

此时,禁不住发问,人啊,你能逃到哪里呢?逃到哪里才能不见神的面?当我们诚实面对自己的内心,这个世界仿佛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让人的内心安息。上帝将人抛在这个世界上,好像故意而为之,那么人如何才能得到安息呢?然而上帝说,你们要安息,甚至圣经直接将安息跟救恩等同了。但在现实中,人内心却寻不到那一丝丝的安息。

此时内心又不禁发问,上帝啊,你若真心爱世人,为何允许律法搅动人,让人活在战兢和惧怕中;为何允许历史惊动人,让人活在战火和屠戮之中;为何允许良心控告人,让人活在困惑和不安中?

我们的安息在哪里呢?上帝应许的另外一个安息日之外的安息在哪里呢?世界上如此之多的苦难,上帝难道只是捉弄他所创造的人吗?但圣经又明明启示说祂所创造的世人,甚至为了他们,赐下祂独生的儿子,并钉死在十字架上。启示和人的经历如此冲突,张力如此巨大,这又是什么原因呢?神啊,你到底要做什么呢?神啊,这是我们整个人类的困惑和不解,同时也是整个人类内心深处的寻找与呼求。

四、真正的安息:在“看见祂”的那一刻

当我们紧紧抓住神的启示和应许,并在祂赐给我们的经历寻找他,他就不断开启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看见祂。当我们来到施恩宝座前,进入到基督里,我们的生命发生翻转,内心如同找到港湾而得到真正的安息。我们发现,祂借着经历、良心和律法是要逼我们离开虚假的依靠,直走到祂面前。律法不再是一把量我们短缺的尺,而是照出“人不可能靠自己完全”;良心也不再是无休止的控告,而是刺破“我靠自己可以问心无愧”的幻觉,它们是要将我们带到基督面前的启蒙老师。

五、安息之后的自由

在这种状态下,人的内心是平静和自由的,此时不再纠结于如何做或是做什么,而是做什么都是自由的。同时这自由并非任意而为,而是有着第一性原则,就是为着软弱的肢体的缘故,为着基督的缘故,他会选择做或者选择不做,免得绊倒软弱的肢体。

我想这与一开始说"我是基督徒,我应该这样做或者不应该那样做",有明显的区别。后者,可能会存在还没有遇见神的情况下,就给自己贴了基督徒的标签,从而陷入到律法的辖制中,而得不到自由和安息。

六、自由之后的处世智慧

以我们的工作为例,工作以利益为核心,合格的老板压根不关注你的品德和良心,他们只关注你为他带来多少价值。甚至他们喜欢一些品德不好的人,这些人是他们办成事的利器,因为他们擅长拿捏人性的弱点并利之来用人。但对于内心正直的人,可以作为牛马用,但是并不能给老板带来想要的。纵观中国历朝历代,我们经常嘲笑某某昏君,然而这是他们的聪明和用人之道。

耶稣告诉我们说,你们要驯良像鸽子,灵巧像蛇。当我们看见神之后,我们仍然需要面包,此时在职场中,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安静中用理性来分析利弊,并想解决办法,尽可能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同时避免老板们利用人性的弱点来抓住我们的把柄。基督徒不是英雄,不是无私奉献者,不是像哑巴吃黄连似的说“就这样吧”,以至于随意放弃掉自己的利益,而是看见神之后,充满智慧地去获取,而非活在血气中去争斗。我相信,我们的生命发生转变后,神亦会亲自为我们开道路。因为神告诉我们说:"祂并不甘心使人受苦,使人忧愁。"

七、结语

上帝没有捉弄我们,祂只是太爱我们,爱到不肯让我们停留于任何次好的安稳。于是,祂用律法、良心、历史、风浪——一切可能的方法——把我们赶向十字架。赶到那个让我们真正可以“停”下来的地方,这个地方不需要再逃了,也不再问“我能逃到哪里”,而是伏在祂脚前说:“主啊,原来你就是我要的安息。”

                                                                                          枣   2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