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继续默想《创世记》第1:4 节经文:“4 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
既然神喜悦“有”,厌恶“无”,为什么神仍然让“无”还保留在那里呢?比如说,让光充满,而不是单单“把光暗分开”?为什么神不把“无”彻底消除?
我想提醒读者,对类似这样的问题“上帝为什么……?”,其实不是真的希望搞明白:神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因为神的智慧高过人的智慧,我们怎么可能搞明白呢?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之所以这样问,是为了让自己意识到,我们有这些问题。这也许说明了我们对一些原先自认为理解的东西,很可能还没有真正的理解。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为什么神不把“无”彻底消除?这个问题也许说明了我们对“无”或“有”概念的含义,还没有真正吃透。也许我们觉得,对“无”我们确实知之甚少,但对于“有”,还是比较明白的吧?好,我觉得有必要借用《创世记》第1:1-5节经文的亮光,再加把力,默想“有”与“无”之间概念的关系。我们的默想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展开。
一、 默想“有”的本质
一般地说,当我们追问某个东西的本质的时候,第一件可以做的事情,就是追溯这个东西的源头,看看有什么线索。那么,所有的“有”的源头在哪里?对此,有两个回答。第一个回答:从最原初的立场上看,所有的“有”,都来自“无”。所以说,“有”的本质其实是“无”。对此,你不会觉得陌生吧?前面我说过,佛教的核心教义,就是认为“虚无”比“实有”更加本质,“混沌”比“秩序”更加本质,因此也更有美感。其实不单单是佛教,世界上所有虚无主义哲学,包括无神论存在主义哲学,都一致同意,世界的本质是虚无。第二个回答:所有的“有”,从最原初的立场上看,都来自神的创造(当然是从无中创造)。因此,“有”的本质是神的创造。用基督徒的话来说,“有”是神创造的荣耀见证。这样一来,我们可不可以说,“有”有两个本质?或者说,“有”具备双重本质?我觉得可以这样说。《旧约》里大量惊心动魄的关于毁灭的叙述,包括《传道书》里传达的“虚空的虚空”的意念,还有新约《启示录》里关于末日的意象,都在传达“无”作为“有”的本质的真理性。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圣经》里关于神的恩典的启示,包括创造和救赎的主线,是对“无”作为“有”的本质的否定和超越。
二、 默想“有”的界限
可以这样说,在《创世记》里描述的、神用“言说”创造的、所有的“有”,其实都只是“有限的有”。对此,我们统一取名叫“被造物”。这里的意思很明白,所有的“被造物”,包括时间、空间、质量、能量、运动、生命、精神,以及整个实体世界和非实体世界,都是有限的事物,是“有限的有”。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唯有神自己才是唯一的“自有永有”的无限的存在。换言之,要求完全排除“无”,等于要求“被造物”成为“创造者”。这是荒谬的。
那么,我们可以继续问,“被造物”被什么限制?我认为,第一层限制,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数量”限制。比如说,这个宇宙里原子的数目,似乎接近无限,其实也是一个有限数目。在这个有限数目以外是什么呢?就是“无”了。上帝应许亚伯拉罕说,你的后裔如同天上的星星,海滩里的沙子一样多。我们读的时候,感觉像是一个无穷大,其实也只是一个有限数目。所以说,所有的“有”无法突破的第一个限制,是“数目字”的限制。
不过,“数目字”的限制,还不是最本质的限制。我认为,对于所有的“被造物”来说,最本质的限制,是被“无”(即“不存在”)本身所限制。什么意思?意思是说,任何一个存在的东西,作为“有限物”,整个地被限制在虚无之中。所有的“有”都在“虚无”的包围之中,随时都有可能被“虚无”重新吞灭,除非在神(创造者)的保守之中。这话感觉起来似乎夸大其事,耸人听闻,其实是我们作为人的最普通的直观体验。所有生命的存活,包括人的生命,仅在一枯一荣、一呼一吸之间。还不够直观吗(想起王菲的一首歌,忘了歌名)?《雅各书》说:“你们原来是一片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所以说,“有”在哪里,“无”就跟到哪里。《罗马书》第8章里有一句很重的话:“受造之物服在虚空之下”(罗8:20),讲的就是这样一个真相:“万有”与“虚空”相对而立,就像一个小孩,战战兢兢地站在一个万丈深渊的悬崖陡壁的边上,随时都有可能重新掉进虚无的深渊。
三、默想“有”的终极价值
我以为,所有的“有”的终极价值,都是通过与“无”相比较而表达出来的。我们需要用这样的眼光,也就是神的创世的眼光,去看待所有的“有”。这个“有”居然挣脱了“虚无”的羁绊,从“虚无”里脱颖而出,这是多么美妙的事啊!这就是这句“神看….是好的”经文所表达的强烈感叹和赞美。“创造”如此,“救赎”也是如此。阿门!
基于上述三点默想,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一下我们的问题:为什么神不把“无”彻底消除?
根据《创世记》的启示,神创造的“有”的世界,是一个有起初、有末日的世界,因此是一个“暂存”的世界。其中的“有”,作为“暂存之物”,犹如孤岛漂浮在虚无之洋里。所有的“有”,都被“无”所定义、所限制、所估值。“有”与“无”如实体与影子,随影相随,寸步不离。
在这样的看见里,我们的问题(为什么神不把“无”彻底消除?)也就消失了。下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的“存在”(有限的“有”、暂存的“存在”),在神创造的命定里,必须与“无”(即不存在、黑暗、虚无、死亡)纠缠在一起,难解难分,那么,光与暗又怎么能分开呢?“光暗分开”到底是什么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