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书 13:4–7

13:4 因为他是神的用人,是与你有益的。你若作恶,却当惧怕,因为他不是空空地佩剑。他是神的用人,是伸冤的,刑罚那作恶的。5 所以你们必须顺服,不但是因为刑罚,也是因为良心。6 你们纳粮也为这个缘故;因他们是神的差役,常常特管这事。7 凡人所当得的,就给他;当得粮的,给他纳粮;当得税的,给他上税;当惧怕的,惧怕他;当恭敬的,恭敬他。

保持张力与深化认知

让我们回顾罗 13:1–3 三节经文,探讨一下读经中保持张力与深化认知的关系。第一感觉是,这段经文的神学逻辑只一句话就概括了:他全部权柄来自神,所以你顺服他就是顺服神,你违抗他就违抗了神。但是一想到我们的实际经验和人类历史,就会觉得张力很大。《罗马书》研读让我们发现张力原来那么重要,无论是以前讲到的“搭积木”比喻,还是两个“二律背反”都指明了张力的重要性。只是我们在遇到张力后的普遍做法恐怕有问题,即便再读《圣经》,再理解神的话语,其结果还是把张力消除掉。

以我们上次读过的经文为例,看一看我们是如何消解张力的?

例一,罗 13:3 做官的原不是叫行善的惧怕,乃是叫作恶的惧怕。你愿意不惧怕掌权的吗?你只要行善,就可得他的称赞。哇,简直是理想世界,真实世界果真如此当然就没有张力了,可真实世界绝不是这么回事,你怎么可以轻易把张力消掉呢?!哦,原来在上有权柄的都是神的用人,我当然不敢违抗了。这个读法是错的,有两个理由:

理由一,原先感到的张力不是你自己创造出来的,而是生命的真实体验,是对人类社会的真实观察,一旦把张力消掉,就等于把你的宝贵体验扔掉了,造成信仰跟生活脱节,读过的经文跟没读一样。《圣经》帮助我们一步一步更深刻理解这个世界,帮助我们怎么在世上活,操练怎么在认知的光照下进行。读了《圣经》而没有认知真是没有意义了。

理由二,从第 12 章开始讲实践神学,你会发现你的实践和你所认知的《圣经》真理有很大张力。在第 1–11 章里的《圣经》真理基本上以二律背反的形式显露出来。第 12 章之后,你看到的张力还只是表面张力,可能是有根据的,是让你顺着现象往里找本质,才达到对《圣经》启示的真理有更深刻理解。正是借着你的实践经历,再顺着《圣经》的光往里走,才能真正认识神;借着你的实践经历,并且在这个经历里不停地问为什么,不要自己把自己圆过去。最极端的例子是约伯,他的遭遇可能是人类遭遇痛苦的极致,他顺着这个经历追问神,抓住神,最后得见神。所以我们在这里讨论的问题和生命中的不解,其实都能促使我们转向神;相反,世人创造了无穷多理论,把问题圆滑地处理掉,反而错失了真理。

例二,再举个错误读经的例子,比如罗 13:1–7 可以总结为:

不看人面看神面。总结得非常好,也真的能帮助我们处理很多生活问题。但是欠缺在于只想从《圣经》拿一些东西为己所用;《圣经》不是拿来用的,而是帮助我们认识世界、认识人类、认识宇宙、认识神的。所以你不能取那一点点拿来可以用就很高兴了,而要把人类历史放进去,这样张力才能读出来,而且这个张力比起处理与领导的矛盾大多了。

为了更深入思考经文,体会经文与现实的强大张力,我将上一次分组讨论的几个有趣而重要的问题再罗列一下,期待大家保持张力进一步思考:

一、关于革命:历代的革命者之所为在神眼中究竟有没有意义?(法国大革命、英国光荣革命、辛亥革命之历史观)

二、关于民主:民主抗争我们要不要参加?你若是牧师当作何教导?(香港占中相比马丁路德?)

三、关于十架:政府逼迫教会,基督徒是否要抗争?(浙江省强拆十架要否抗争?彼得该拔刀保护耶稣吗?以色列军队当抵抗敌国吗?)

四、关于苛政:恶政当权,民众是否要抗争?(二战中神在哪儿?)

好,我们再回顾一下三节经文,进一步体会保持张力与深化认知的关系:

罗 13:1 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凡掌权的都是神所命的。两层意思都读出来,二律背反就显现了。

罗 13:2 所以抗拒掌权的,就是抗拒神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罚。这里的“刑罚”不是神学意义上的末日审判,而是在制度层面,管理层面,甚至是训导层面的。比如说今天很多人迟到,让迟到者站起来羞辱一下,是训导层面的一种惩罚。跟《罗马书》前面讲的审判不是一个概念,也不是始终与罪相连的,这样第二节经文就可以作更宽泛的理解。甚至你抱怨环境就是在抱怨神,因为一切都是神掌管的,抗拒掌权可以看作是抱怨环境中的一种。

罗 13:3 做官的原不是叫行善的惧怕,乃是叫作恶的惧怕。

你愿意不惧怕掌权的吗?你只要行善,就可得他的称赞。掌权者的权柄是神给的,为的是执行律法。律法是良善的,目的是保护好人,让坏人不要越界,即使关起门来策划杀人,不动作就不受罚。所以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样感谢律法,让人在这世上可以存活。大体上只要规规矩矩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就相安无事。父母要孩子从小乖一点是有道理的,顽皮的孩子总有一天要闹事惹祸。所以在这个层面上父母说:孩子出去吧,世界上还是好人多,有律法、良知标准,不用不敢出门。可是遇到坏领导、恶邻居、被冤枉、受委屈、穿小鞋、泼脏水也是常有的事。建议你重读罗 12:9–21“王子十二原则”,《圣经》把对付各种情况的基本原则都告诉你了:

纯真明辨、亲爱恭敬、向主火热、穿越时空、帮补好客、不怀恨意、感同身受、和谐谦卑、众人美善、尽力和善、伸冤由主、以善胜恶。这十二原则满有神的智慧,让你在世上遇事亨通,因此得福!

13:4 因为他是神的用人,是与你有益的。你若作恶,却当惧怕,因为他不是空空地佩剑。他是神的用人,是伸冤的,刑罚那作恶的。

这节经文再强调他的权柄真的是神给的,而且是要用的。我们的问题是,这种人真的是神的“用人”吗?他根本不知道神的任何旨意啊!神用极其坏的用人,为什么不挑个基督徒做掌权者?弟兄姐妹们,神的旨意和智慧高过我们,神其实很难找到几个替他讲话的人,没几个人愿意。而且一旦掌权试探太大,没几个人能站立得住。如果说为义受逼迫是八福的最高境界,那不得不承认世上大多数人受刑罚是因为自己的过错,是上帝律法的管教,秩序的必然,甚至是上帝义愤的体现。这一点在大革命中暴露无遗,革命刚开始时那些人都是怀着美好愿望,向往公义,到最后在一定程度上个个变成暴徒和土匪。人类历史中有丰富的证据证明那些所谓的革命者开始也许抱着良好动机,但最后从领导者到普通百姓全部败坏。革命中大规模的破坏、杀戮都是神刑罚的必然措施。

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当权者的行为是公义的,不,他们在人看是不公义的,在神看可能是有意义的。比如《创世记》雅各的舅舅拉班欺骗雅各,把雅各搞得很惨却锻炼了雅各的生命。扫罗和大卫也类似,扫罗用权势把大卫搞得很苦,却磨炼了大卫的生命。这样的例子《圣经》里很多,当年神调那些外邦人来打以色列人,打好以后再将之灭掉。即使当权者不公义,仍然对人有益,这就是这节经文所要告诉我们的。所以大至一个民族,小至一个家族的互相逼迫,都属于相互管教,要在对方身上最终看到神在背后,不要被事情层面,此生经历层面蒙蔽了。《圣经》启示我们灵眼要打开,通过当权者的作为让你看见那原本未曾看见的神的美意。

我们讨论香港占中也好,文化大革命也好,都要企图看见神在背后的美意。你参加还是不参加民主运动,游行到此为止还是继续前进,要勇敢些还是克制些,都不重要,都不是神的最终目的。其实整个事情都不重要,若没有神观无论如何得不出这个观点!各种意见相左,莫衷一是都在事情的相对层面上,没有意义。很可能一个坏人就把整个锅炸开,矛盾激化,也不用说如果这个事不发生,如果那个人如何,最后结局会如何,其实神总是终极控制者。人在事件中无论是好是坏,最后得到什么才是最大的功课。神借着你的信心、经历、个性来经历这些事情,有人自私自利一点,有人对公义敏感一点,高低之分是依据人的价值伦理来判断的,但最终价值还是在于你是否得到救恩,以及你是否让周围的人理解并得到救恩。即使你的一句话改变了历史进程,结果或好或坏,也不必推崇或怪罪,很可能你就是被神一时用了一把,因为神用暴躁的人做暴躁的事,用冷静的人做冷静的事。

众:这么说,若是有人打我,对我形成暴力明显不讲理,但神就是让这事发生了,这事背后都有神的美意,我就不要去教训他,说他错了吗?

这里要分两个层面看:第一他打你是错了,公义心还是要有的,否则连善恶都不分了,对任何恶都要很厌恶。这个层面还是律法层面,跟救恩无关,不是有了救恩,律法就不管了;第二是救恩层面,上帝为什么允许他打我,是上帝用到他来惩罚我的恶。神借残暴的民族攻打以色列是因为爱到极致,要以色列人得救恩,神的子民明白这一点就在苦难中寻找苦难的意义。所以,家庭中的互相逼迫和管教是我们基督徒躲不过的难关。基督徒既要在意神的旨意,又不要变成被神用一下就扔掉的拐杖。其实神通过律法的管教无所不在,小至家庭,中至公司,大至国家,他的管教也都是为我们的益处,使我们在他的圣洁上有份。如果我们害怕受苦,乃当努力行善,所以连惧怕都是有益的。

在此基础上再问:第三节说行善的不当惧怕,第四节又说行恶的却当惧怕。我们究竟当惧怕还是不当惧怕?这节说他是神的用人,所以你惧怕的不是他,真正惧怕的是神,就像耶稣不是惧怕彼拉多而是顺服神一样。我们是行善的,所以不用惧怕;同时我们确实是作恶(有罪)的,所以惧怕。

其实这里强调更多的是你要惧怕,掌权者不是空空地佩剑。就好比中国人到美国去,要先警告一声:若你在路上被美国警察拦住,不要对他犟头犟脑,不要伸手,更不要摸口袋,他真的会开枪的,他是有权柄的。神就是要让我们知道,神的儿女满世界跑也要服从律法,不要被世界的警察莫名其妙枪杀了,若是不惧怕可能真的很惨,所以这告诫是应该的。

神的儿女为什么要惧怕?我们不是不在律法之下吗?这个地方放上我们的实际经验,当我们遇到不公正的权柄者心里很容易出现恶,十二原则的最后一条教导我们以善胜恶,这是需要操练的,我们现在还没有做到以善胜恶。所以你要明辨我们心里还有很多恶,否则也不要十二条了,也不要强调更新是个过程,也不必说我们还是个信心婴孩而非信心巨人了吧!

面对“纯真明辨原则”,才知道我们原来的善恶标准很可能是错的,只有来自基督的那个原本的善才纯真。所以我们要开始做这个功课,对自己每个心思意念都要非常敏感,而且不仅敏感对与错,还要敏感我们对对与错的态度,是不是对错的东西很厌恶。这个厌恶有两点:一点是对外界的罪,对他人的罪很敏感、很厌恶;第二点是对自己的罪很敏感、很厌恶。保罗告诉你,如果我们是善的,那么在律法下无需惧怕。但万一善的被惩罚要不要惧怕?比如基督徒在教会里守规矩地祷告、敬拜和聚会却遭到政府的逼迫,这时不用惧怕,你不要以为他得胜,其实我已经胜过他了,虽然我现在受损,但最终将得胜,真正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但你若是有恶一定受惩罚,尽管惩罚者、权柄者可能比你更恶。你看当年犹太人就被道德更败坏民族打了,那些民族根本不信神,无恶不作,也是允许的。换句话说,我们必须明辩自己的恶,若让自己的恶出来,会有上帝的用人惩罚你,你要惧怕,到时候你可别说他更坏。所以这个惧怕和明辨善恶的操练连在一起,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你反省你的每句话的动机是什么,是自义、嫉妒、攻击、捣蛋还是造就人,这样你的谦卑精神才真正出来。在这个意义上看,恶人持剑就是让你谦卑一点、自律一点、敏感一点、更新一点。当然,我们有更新机制,信了耶稣,有了救恩,所以惧怕会变成我们更新的动力,而不是以前在律法下的战兢、控告和绝望。

我们把罗 13:3–4 总结为:“惧怕”和“不惧怕”原则。

13:5 所以你们必须顺服,不但是因为刑罚,也是因为良心。

不但是因为刑罚,也是因为良心。如前所说的,肉眼可见的掌权者和肉眼不可见的良知是律法管辖我们的两个通道,因此我们必须顺服。这里的“必须顺服”是指在律法面前你被迫顺服,真是因为恐惧害怕而被迫顺服。当权者会有侥幸心态,法律是我制定的,我自己不罚自己。但《圣经》告诉我们这个侥幸是行不通的,因为神已经定意在律法层面必要让你顺服。掌权者死了以后还会有那么多人哭,但他自己知道有多么孤单、恐惧和苦毒,心已在地狱了!正如这节所言:不但是因为刑罚,也是因为良心。

不但是因为刑罚,也是因为良心。是什么意思?你行善就不惧怕,作恶要惧怕,惧怕你里面的良心,良心教你不要作恶。这良心在这里不是那个叫你绝望知罪,叫你死的神学功用,这里更多的是训导功用。你内在的标准已经不单单是被动地惧怕刑罚,而是主动地被良知管教,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心意更新。我们再举一个极端例子,被掌权者迫害,你要依靠良知。在《使徒行传》里,有一次大祭司叫彼得、约翰不要去传讲耶稣基督,结果彼得反问说,听从人不听从神,适当不适当?这事情单纯到这个地步,就是只听良知了。

良心的三个功用:神学功用、治理功用和训导功用。不要把在律法下的神学功能和后两者混淆起来,前者和后两者的区别是,你现在终于认识到耶稣基督是可以把罪洗净的,而不是以前不认识时,认为没出路,因此总在挣扎。第 8 章讲爱时,保罗对控告非常敏感,我们感谢耶稣是因为终于不再受控告了,大审判面前我们也不被控告了。在这个意义上,你现在就没有被控告的恐惧和绝望了。难道我们做得好吗?没有,我们一样坏啊,所以才会对耶稣那么感恩。这个很重要。如果到目前为止,你还没有因为被救恩而感恩的良心,就还没有得着神的救恩,还在肉体里打转,还在律法下挣扎。

我们把罗 13:5 总结为:良心训导原则。

13:6 你们纳粮,也为这个缘故;因他们是神的差役,常常特管这事。

这句话按字面理解“纳粮”是个制度,“差役”是做管理,我们纳粮给他是应该的。又出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原则,“差役……特管这事”,也就是说掌权者特管世界的事,属灵的事管不了,掌权者所谓的绝对权柄也就是管理世界的事。这就是耶稣说的“恺撒的归恺撒,神的归神”。掌权者管到灵魂层面上去,你不要理他了,他只能管到世俗的事。所以我们对服从权柄的界限就清楚了。

我们把罗 13:6 总结为:世俗原则。

13:7 凡人所当得的,就给他;当得粮的,给他纳粮;当得税的,给他上税;当惧怕的,惧怕他;当恭敬的,恭敬他。

他“当得的”你要给他,他不当得的那部分你不要给他;你不要献媚把一切都献给他,也不要无条件地给他。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用这个原则,这个领导该尊重就尊重,但不要过分,不要献媚。不要说领导打我左脸,我把右脸也给他打;领导叫我工作 8小时,我做 16 小时,你纵使愿意他也不当得,你也没有这个义务,界限要分清楚。基本上,这个原则可以把权柄、领导、夫妻关系都包括进来,妻子过分依赖丈夫,乃至把灵魂搭上去就伤到自己的灵魂。耶稣说过,太 10:28 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他们;这里可以联系惧怕原则,当掌权者要杀你灵魂的时候你一定要保护自己,不要莫名其妙把灵魂也给他了。

我们把罗 13:7 总结为:当得原则。

什么叫“杀灵魂”?第 8 章讲过,基督徒的生命要跨过三个层面的捆绑:罪的捆绑、肉体的捆绑、身体的捆绑。罪的捆绑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付自己的罪,而你自己没有办法对付,除非得到救恩从律法下出来。所以罪的问题是耶稣为你解决的,但你必须认知真理,重生更新。第 8 章讲到如何解决后面的两个捆绑问题,不是你得救以后就没事了,其实你还在这个世上活,后面还有两关要克服。第二个肉体层面是和我们切身相关的,也就是刚才说的杀灵魂。你假如心思意念全在可朽坏的事情上,就是在此生的荣誉和此生的一切上,不去思考属灵的救恩,不读《圣经》,就是死路一条,就是杀灵魂。比如很忙,一天下来没力气读《圣经》了,忙就是伤灵魂的;或者老公(老婆)拽着你不让你去教会,也是伤灵魂的;再者诱惑、兴趣、爱好,把你的心思意念全占光了,也是伤灵魂的;或者名誉、地位、权利,包括世界上的很多事情把你全部占据了,也是伤灵魂的。身体的捆绑则是比较奇怪的,因为身体一定走向软弱衰老,无论你怎么祷告一定是会生病的,唯有身体你看不到希望,只有锻炼你的忍耐和盼望。身体是唯一比较少看到救恩之回报的部分,当你克服罪的捆绑和肉体的捆绑以后,当你不再忙时,会感受到新生命的回报。身体的救赎要等到那一天,你只能依靠忍耐与盼望。

到团契来研读《圣经》是长灵魂的,是非常美好的!(众: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