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天地跳跃之前

从第 7 章进入第 8 章面临天地跳跃,极其困难。唯有将前面七章的经文完全抓住、领受、消化,才有资格进入第 8 章。我们要警醒、告诫自己,人类的全部努力在此(第 7 章)结束,人生的英雄主义、自豪与崇高,挣扎、失败、缺陷、痛苦和纠结,均在罗 7:25 结束;第 8 章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这才发现作为人的众多努力其实是不必要的,原来神的恩典一直环绕你,神的爱不曾离弃你,原先苦苦挣扎寻求的在耶稣基督里的爱就在眼前。似乎对宇宙、世界、生命的体验全部浓缩、局限在第 1–7 章里;第8 章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对此我们若尚无感觉、尚未预备,切莫轻轻松松跨入第 8 章。

今天要讲《罗马书》8:1–11,虽然文字极其简单,却不曾深究,不能意识其重要性;虽然也明白在讲新生命,道理全知道,却不能改变生命,行不出来。我们感觉似乎需要一把钥匙才能深入,但第 8 章不会突然冒出一把钥匙,真正的钥匙还在第 1–7 章里,如果你还没有拿到这把钥匙,进入第 8 章就要很小心了。 那么,这把钥匙是什么?读完经文后要常问两个问题:经文到底在说什么,有没有理解准确?我怎么能够用好经文,在我的生命中活出来?

首先谈经文在说什么?比如说原来一段经文你读不懂,突然有人解了,你也认可经文是这个意思,比原来理解得准确、深刻得多;或者你苦苦琢磨出原来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没什么好读的了,以后再看到这段经文,潜意识里就只是跳出正确答案来。其实,读经最重要的,不是读出标准答案,哪怕你在洋洋洒洒的答案中总结出精华,乃至背出来,但是,如果原本深刻、丰富、具体的内容却被虚幻、教条化、丢失,乃至与真光失之交臂,岂不哀哉!比如因信称义、宝血遮盖、耶稣替我们做中保、不再定我们的罪等等,即便结论全对,却在头脑中越来越成为教条,则毫无生命。

问题出在哪里?出在我们只是想读懂它的意思,想要一个标准答案,但这还不是读经在最本质意义上要解决的问题。读经要解决最重要、最本质的问题是:这一切都是真的吗?神真的借着《圣经》和使徒的口告诉我们这个意思吗?神真的不厌其烦、不离不弃、以爱的方式、以极大的代价让我们明白的是这个意思吗?比如说罗 8:1–11 讲新生命,我们将总结出“第二个二律背反”。你读到这个意思是对的吗?和读出神真的在这里讲这个意思吗?两者是有区别的。很明显,前者跟本源——神脱离了,你有否体会到,要通过亮光一直追到那个本源是真的吗?只追究到本源的意思“是对的吗”还不够,还要追究到本源真的想借这个话、用这个意思告诉我们,以至于让我们生命翻转,这整件事情是真的吗?不要停留在《圣经》字面上,不要停留在读出、总结出几条,而是要追究《圣经》文字的背后真的有这位神,这位神是真的通过保罗,保罗是真的琢磨出来,琢磨后还真的写出来,然后几千年下来让我们今天坐在这里读经,把自己的真实体会一直连到真实的神的“存在”,以这个“存在”渗透到我们这些微小的“存在者”里去,以至发现我们里面微小的“存在”原来可以跟这位伟大的创造主的“存在”相连!

其次谈怎么行出来?就是怎么把神的话语在生活中活出来?比如前 5 章讲客观真相,包括人的本相、人的本性、救恩的存在、审判的存在;承认这些客观真相又有什么用呢?我们还是每天在诱惑里挣扎乃至失败,难以得胜。按保罗的意思,我们已经跟耶稣基督同死同活了,可以在世界里向罪死、向义活,大家都可以背出来,自然而然地,大家就想知道我怎么能真活出来?神啊,在这里告诉我一个诀窍吧,主观个体经验跟客观真理怎么结合?其实《圣经》里说得很简单,只要你真的相信他是真的。把握这个真实,老生命自然会垮掉,不存在另外的诀窍。

有了这样的预备,我们对第 8 章就会有正确的期待,就不要再去期待第 8 章能不能帮助你解决客观真相和个体生命挂钩、结合的问题。因为这个期待漏掉了真正的问题:神的救恩通过《罗马书》一点点显露给我们,在我们领受的同时需要不断地问这一切是真的吗?读到罗 7:25 为止,神已经给我们启示了足够多的真相,现在要开始显露一个更大的真相。我们需要先复习一下前 7章,保罗揭示了哪些关于世界宇宙和人生生命的绝对真相?试举出三点来。

第一个是什么?(众:没有一个义人,打掉了相对性。)就这点来说,保罗就很厉害。我们承认人类跟一般物种不一样,追求崇高的精神和道德上的美善。《圣经》说人本来是按照神的形象和样式造的,人有向善的力量,所以会尊重和崇拜道德高尚的人,也愿意成为这样的人。最崇高的人,也许他们整个人生的意义就寄托在这个成就感里:因为我的存在,社会不一样了。可是,保罗竟说没有一个义人,这话是非常狠的。

第二个呢?(众:律法叫你死。)这个也很厉害,因为保罗当时的听众最理解律法是来自神的。这里的律法概念可以很宽,泛指人类文明中美善的东西,它们其实都直接来自神。我们这些外邦人对神的观念比较淡薄,律法也好、良心也好、美善也好,以为都是天生自然的东西;犹太民族则把这些跟耶和华——创造宇宙万物的神完全挂钩,这个民族是唯一知道律法来自神的民族。犹太教就建立在摩西律法之上,是人类宗教里最完善、最坚韧、文字记录最详细、在生命体验和实践上最出色、也是成就最高、最贴近神的宗教。保罗现在说律法是叫人死的,在某种意义上把整个犹太教给颠覆了。对于我们外邦人来说,律法等同于良知、良心,而保罗却说良心让你死,听起来太具革命性了!奥妙的是,当你真明白律法是让你死,你才真正理解律法是美善的,是属灵的。所以保罗花大量的时间告诉你良心、律法叫你死,讲完以后再补充说,当然律法是属灵的,当然律法是来自神的,当然律法是圣洁的。但是保罗讲“律法是属灵的”讲得不多,讲“律法叫你死”则尽毕生之力。所以我们且慢进入第 8 章,第 7 章还需要继续消化,我们的全部问题都出在律法主义的世界观,不打掉律法思维就不能进入基督信仰。

第三个,也是保罗特别厉害的,在律法之外引出救赎的概念。

当你被困在第 7 章里出不来的时候,保罗告诉你挣扎没有用,另外还有个救恩,把你救赎出来、释放出来。救赎概念其实是基督教独有的(比如真正的佛教没有救赎的概念,只有修炼的概念。修炼是自救,救赎是他救),把全部人类经验跟耶稣基督十字架连起来。我们仔细读罗 7:24 说:我真是苦啊!意思是我们全部的人类经验“真是苦啊!”,把《传道书》想传达的信息传达出来了。这个苦包括很多方面,你的失败、不完善、生命短暂,那么多事想做却已经老了,罗 7:24 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于是救赎概念出来了。外在的救主若不进入我们的生命,就只能一路苦撑到底,只能自我麻醉、自我接受、最后绝望,所以说救主的概念对人类来讲是很大的突破。国际歌所唱的从来就没有救世主的概念就此结束!基督教思想的伟大基于有一位真正的救世主,从第 7 章到第 8 章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靠救主,人类一切努力都在这个地方结束,单靠这个救主!罗 7:25 感谢神!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能脱离了。感谢主,将我从我真是苦啊,怎么挣扎也出不来的生命状态中释放出来。

第 7 章到第 8 章的过渡经文是罗 7:25 最后半句:这样看来,我以内心顺服神的律,我肉体却顺服罪的律了。我们来正确理解这句话。这个“我”是什么我?是从亚当继承悖逆本性(原罪)的生命。在这个挣扎中的我里面其实也有两个律,一个是顺服神的律,追求崇高的、神放在我里面的律;另一个是肉体的、顺服罪的律,我要顺服神的律,就是行不出来。这两个律构成我们生命中的二律背反。这个二律背反是我们所有人的生命本质,没有基督徒和非基督徒之分别,只要是人莫不如此。尽管人可以一时被世故、功利遮蔽,但良心终将显现,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就是指这个意思。所以人要从世界抽身安静反思,不要被世俗遮蔽,从而看清自己的本相:你是在两个律里挣扎,想做好却做不出来;而且两个律同时作用于你,不是你想做好就可以脱离另一个律。你脱离不了,要是能逃出来就不叫律了。所以亚当以后的人都活在这个本相里:罗 7:25 我以内心顺服神的律,我肉体却顺服罪的律了。前面提到人的一切体验,原因就在于你本来就是这样一个生命。

远志明牧师曾用很简单的语言总结出人的三点本相:有罪、有限、有死。第一点是有罪,《圣经》说罪就是人无论怎么做总有缺憾不达标,离道德上的完美总有欠缺。我们有时候会蛮有负罪感,觉得很遗憾,一辈子就完了、死了,很多事没有及时把握住、行动没做出来、话没说出来,这就是指道德上遗憾、有罪的感觉。第二点是有限,最容易认识,人人知道自己有限,但是人总是希望无限,所以挣扎一辈子学这个本领、那个本领,使自己能力更大、影响力更大。第三点是有死,没有一个人不死。《圣经》里说的死是指灵里的死,但同时也指肉体的死。从医学上讲很简单,人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走向衰老、死亡,这个真实的、肉体上死亡的过程每天都在经历,但是我们不甘心,想方设法延年益寿,其实都是在制造幻觉。

第 8 章要对付有罪、有限、有死这三个问题。第一个对付的是罪,现在你从罪里释放了,是因为不在律法之下,乃在恩典之下;然后对付有限,重生基督徒在肉体死亡以前还困在肉体里,因此提到软弱这个主题,软弱是因为有限,要对付;最后是对付死,不仅要对付灵里的死,还要对付身体的死。这三个难题(罪、有限、死)中的第一个,如何对付罪,主要是在第 6 章里揭示的。

第 8 章要专门讨论基督徒是如何对付后面两个:有限与死。我们现在进入第 8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