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神说,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要有雀鸟飞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
And God said, Let the waters bring forth abundantly the movingcreature that hath life, and fowl that may fly above the earth in the openfirmament of heaven.
21 神就造出大鱼和水中所滋生各样有生命的动物,各从其类。又造出各样飞鸟,各从其类。 神看着是好的。
And God created great whales, and every living creature that moveth, which the waters brought forth abundantly, after their kind, and every wingedfowl after his kind: and God saw that it was good.
22 神就赐福给这一切,说,滋生繁多,充满海中的水。雀鸟也要多生在地上。
And God blessed them, saying, Be fruitful, and multiply, and fill the waters in the seas, and let fowl multiply in the earth.
23 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五日。
And the evening and the morning were the fifth day.
“20 神说,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要有雀鸟飞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你可以想象,犹如一个无与伦比的设计师,神一边自由地想象,一边用具备创造大能的言说,正在继续祂的创造。第四日已经完成,第五日就要开始。大地从水里妩媚显露,厚厚地披上了绿色的植被。空中有大球、小球,和众多的星星,发出的光时时刻刻充满了宇宙。哦,不对,怎么会有昼夜分开呢?一定要确定某个位置,才能观察到昼夜(也就是光暗)的渐变与交替。这个观察的位置,显然是从水中浮现出来的地上。你看,“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要有雀鸟飞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就好像这位设计师,当时就站在我们今天双脚所站立的这个位置说话似的。
“21 神就造出大鱼和水中所滋生各样有生命的动物,各从其类。又造出各样飞鸟,各从其类。 神看着是好的。”进化论者会争辩说,这些相对于植物来说更高级的生命体,应该也是一步一步地从最初的、最简单的单细胞进化而来的。只不过是有些单细胞偶然地进化成植物,有些偶然地进化成鱼和鸟的生命种类。——— 随便他们怎么说吧!
这里是《圣经》的宣告:带有神经细胞的高级生命,目前是各类鱼和水中生物,还有天上的飞鸟,也与那些植物生命一样,都是在神的话语里被一次性地创造出来的。虽然它们不像植物那样直接地依赖于土,但是它们的生存来源同样与“土”脱不了关系。与植物一样,构成它们身体的物质组成,分解到最后,依然与泥土里的成分相同;它们的食物也离不开植物的供应:它们或直接或间接地从植物那里获得物质(原子、分子和能量)的供应;它们吸入植物光合作用循环中吐出来的氧气,并把自己体内排出的二氧化碳,交给植物来吸收处理。一个美好的生命和生态循环系统,神看着是好的!
“22 神就赐福给这一切,说,滋生繁多,充满海中的水。雀鸟也要多生在地上。”亲爱的读者,你注意到了吗?这是《创世记》(当然也整本《圣经》)里第一次提到神的“赐福”(Bless)一词。这可不可以算是神在创世行动里的第四个“动词”(前面三个分别是:“神说”、“分开”、“神称”)?应该算的。神在这里赐福给谁?“ 神就赐福给这一切”。从严格字面上的意思看,是指神在第五日里创造的水里的生命和天空中飞翔的雀鸟。广义地看,也可以是指所有至此为止从虚空里被神创造出来的“这一切”。
是的,神赐福给它们,就是赐“存在”给它们。只是“这一切”中的那些无机物,甚至包括在第三日里创造的那些缺乏神经细胞的植物生命,无法感受和表达自身存在的欢愉而已。所以,神的祝福临到了第五日,因为在这一日里,能动的、具有神经感觉细胞的生命体诞生了。可是,你也许会问,前面《圣经》里不是也有“ 神看着是好的”的句子吗?这不是祝福吗?我觉得,“ 神看着是好的”,可以是神的自言自语,表达祂对自己作品的认可和欣赏,而“祝福”(Bless)一定有对象的。因此,“祝福”首先是一种关系,而且特指这样一种关系:一边是赐福者的祝福,一边是领福者的谢福。可以说,创造者借着一句深情的祝福,确立并宣告了一个万世不变的真理:祂与被造者的关系只有一个,就是祝福与领福的关系。任何忽视或扭曲这个关系的,都不在真理里面。这样看来,这第四个动词看似平淡,却是含义深刻,份量万钧啊!
也许我们会好奇,这来自神的第一声祝福的内容是什么呢?请仔细读经文。这句祝福语里有两个英语单词:“Be fruitful and multiply”。对应的中文翻译是“滋生繁多”。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是“祝你们身体健康,平安喜乐,万事如意”?我会说,在上帝的最初的创造里,不健康、不喜乐、不如意的事与物还不存在呢。哦,对的。可是,那为什么还需要祝福?既然一切都在上帝那里得到满足了,上帝的祝福又意味着什么?或者让我问得更具体一些,为什么还需要Be fruitful and multiply?这两个单词里透露出什么特别的含义?
非常好的问题!我需要再仔细地默想。我想,在上帝创造的旨意里,让“光”“暗”分开,却没有让“暗”完全消除。可以说,在原初的世界里,虽然没有“不健康、不喜乐、不如意”,但光暗纠缠,难分难解。所有的“被造”都只是有限的“暂存”而已,“万有”始终服在虚空的重负之下,面临虚空的威胁。让我们在这样的亮光里,仔细思考“Be fruitful and multiply”的含义。Be fruitful(结果子)的意思是,从“有”里不断地继续生出“有”,也就是对“无”说“No”;multiply(成倍增长)的意思是,不断地突破“有限数”的限制,也就是向“无限数”逼近。所以这两个词是针对“虚空”和“有限”发出挑战。哦,在神的心愿里,祂愿意赐福给“万有”,特别是祂创造的生命,不被虚空吞灭,乃是战胜虚空的吞噬。
有心的读者一定也联想到,在神后来对亚伯拉罕的祝福“我必叫你成为大国”(创12:2)里,也有这两个单词所包含的意思。另外,在神对以实玛利的祝福里,直接用了同样的两个单词:“使他昌盛极其繁多(I have blessed him and will make him fruitful and multiply himgreatly)”(创17:20)。看来,如果我们只能用两个单词,来表达对万有和生命的最原始的欢欣和祝福,大概就是这两个词了:Be fruitful and multiply。是啊,在《新约圣经》里,“结果子,成倍增长“也是神对基督徒新生命的美好祝福。而作为神的祝福的一个反面意象,就是耶稣基督对“无花果”的咒诅了。
写到这里,我记起来,哲学家尼采似乎对这两个单词也特别放在心里,并用在了他的哲学里。他甚至把这个“滋生繁多”原理推到极致,断言宇宙万物背后有一个最原始、最本能的意志,他称之为“权力意志”。尼采声称,如果还原到最原始的层面,“权力意志”首先是数字的扩张,即“滋生繁多”。然后才是疆域、权力的征服和扩张。尼采的权力意志论当然是人类“自以为是”和“似是而非”的绝佳例子。不过,尼采思想的灵感居然与《创世记》里神对“存在”的祝福挂上钩,可见此君确实不是一个省油的灯。
现在,我要回答微信群里的一个问题:在第一日,神已经造了光,并用昼夜(光暗)交替启示了时间;在第二日,神让水上下分开,造了可以直观感受的空间;第三日,神让“地”从水里显露出来,并让“地”披上光合作用的植物;为什么在第四日,神才想到用大小发光体(太阳与月亮)和众星,来“分昼夜,作记号,定节令、日子、年岁”。言下之意,如果把第四日与第三日对换一下,是不是更合理些吗?——一个有趣的问题。真正问的是,哪一个更加合理?是先有节令,后有植物的生命周期与之适应?还是先有植物,然后神让节令的安排与之配合?在我看来,“神创论”一定是“目的”导向的。在《创世记》叙事里,先有植物(第三日),后有节令(第四日)。意思是,神让没有生命的节令,配合有生命的植物。我觉得这才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