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2 既传基督是从死里复活了,怎么在你们中间,有人说没有死人复活的事呢?
在详细论述了“这福音”的内容,和四组见证人的见证后,保罗在这里突然提出这个奇怪的问题。保罗说,“既传基督是从死里复活了”,(可见,保罗的问号是向着这些信并且已经开始传“这福音”的弟兄们发出的),怎么在你们中间,有人说没有死人复活的事呢?
我想,是因为在保罗对“这福音”的领受里,耶稣首先是一个 100% 人(这是基于众人的肉眼见证),然后由于“耶稣基督死而复活”,才得出“耶稣是基督”和“基督死而复活”的属灵真相。因此,在保罗这里,“耶稣基督死而复活”的真相里包含了“死人死而复活”的真相。让保罗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既然你们传基督是从死里复活了,怎么在你们中间,有人说没有死人复活的事呢?保罗的意思是,你们如此,不是自相矛盾了吗?
对我来说,保罗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道出其不意的亮光。借此问题保罗提醒了我,难道我们(或保罗这里的你们)的信仰,居然与逻辑有关?难道说,我们若对自己思维里的自相矛盾不敏感,也会影响我们对“这福音”的领受?如果保罗的提醒是对的,那么,理性思维在我们对上帝启示的看见和领受里,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是的,保罗的问题,确实是一个逻辑问题。更加准确地说,是关乎我们“三段论”逻辑推理的前提,与保罗有分歧。保罗的前提:耶稣是 100% 人,从这里出发,保罗说,耶稣作为 100% 的人,居然死而复活了,见证了他就是旧约里启示的基督。保罗问,你们即传耶稣基督死而复活,怎么又说没有死人复活的事呢?
而在我们的思维里,因为耶稣死而复活,足见他是基督,于是,我们把“耶稣是基督”,作为推理的前提。于是,我们认为耶稣的死而复活,不是一般人的死而复活。因此,你们怎么可以说有死人复活的事呢?
我们反复耐心地读这段经文,读笔记,把思维理一理,是因为我们确实觉得耶稣不是一般的人,确实觉得他是神当然可以死而复活,我们确实就是保罗所质问的、所挑战的这些人。这时候你才发现查经班都八年了,回到原点的原点;你才发现保罗的这个问题有多重要,因为当这福音讲清楚、见证讲清楚以后,保罗的第一个问题是这个问题,直冲要害,我们果然在这个地方没搞清楚。我们八年都混过去了,此刻慢一点是不是很应该?太应该了!头脑知识你是搞懂了,但你确实没有动过你里面那个最核心的东西,你没有动摇过,你还是这样想,耶稣是神啊,他干嘛还要上十字架?死而复活?搞得那么戏剧性?这个隐藏在心里的问题,保罗提出来了,再看看为什么这样想?你都已经信了、已经传了耶稣基督死而复活,怎么还说没有死人复活的事?你会觉得这儿有跳跃,我传基督耶稣死而复活,没传死人复活。这才发现保罗传的跟我们传的不一样,他传的是死人复活,具有严峻性,一开始思维就偏开了。什么是核心?所以大家慢一点。(注:要慢一点,所以这里重复前面读过的)
保罗的问题,确实是一个逻辑问题。
什么叫逻辑问题?就是说前后矛盾的。当你说逻辑,就是说前后矛盾的,就这个意思。为什么前后矛盾呢?他说:你既然……怎么又这样?然后一点点分析,我们怎么会出来保罗说的逻辑矛盾问题,把它理出来,到底我们的问题出在那里?这个思维本身就是三段论,我们就是这样思想的!
更加准确地说,是关乎我们“三段论”逻辑推理的前提,与保罗有分歧。保罗的前提:耶稣是 100% 人,是保罗推理的前提。
推理的前提是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为真,结论一定为真。不用问为什么,这是神造人就这样思维的。你不要把推理说成“我不会推理”,你不可能不会推理的,按照三段论推理谁都会的,错也是这样推理的。看到理性、逻辑、推理这些词,都不要恐惧,不要借口说:我们推理不会,我理性很差,我不懂逻辑。这些借口全都不对的。
从这里出发,保罗说,耶稣作为 100% 的人,居然死而复活了,见证了他就是旧约里启示的基督。
这里请注意,推理只是说,从大前提题到小前提进入结论,这一步叫推理。前面两个不叫推理,是事实,只是核对。后面部分也不用推理,自然会这样想,所以说,保罗是按照三段论的结构,自然得出这个结论。自然就是说,你文盲也是可以得出的。
而在我们的思维里,因为耶稣死而复活,足见他是基督,于是,我们把“耶稣是基督”,作为推理的前提。
作为推理前提,意思是大前提、小前提从这里出发。搞清楚我前面两个结论是从这里出来的,也没什么推理的,不要搞复杂。当你结论出来的时候,自动是根据大前提、小前提,然后就出来这个结论。我们认真一点,回过头核实大前提、小前提是哪两个,这是你要做的事情。几乎没有推理,只是核对一下。
于是,我们认为耶稣的死而复活,不是一般人的死而复活。因此,你们怎么可以说有死人复活的事呢?
我已经往认知好的方面讲了,因为耶稣死而复活足见他是基督,有些人连这个概念都没有,硬说《圣经》说耶稣是神,他就是神。我的意思是,《圣经》说耶稣是神就是神,你核对一下耶稣是神根据是什么?然而你的根据是《圣经》说的。但是第二个前提我的根据是,耶稣是人居然死而复活,所以他是神。是根据耶稣是人这个肉眼见证,他的死而复活的肉眼见证。我做的工作都不用推理,你的前提是哪里来的,根据是什么?因为前提必须为真,必须有根据。所以,因为《圣经》这样说,他一定是神,这个是没有见证的。
默想到这里,我大吃一惊。从保罗的前提(耶稣是 100% 的人)出发,和从我们的前提(耶稣是基督)出发,同样按照三段论的推理,居然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难道我们的前提是错的吗?
这个要反复重复,反复重复是我们的三段论推理,也就是神造人一定会这样想的,只要你把这个当作前提一,把这个当作前提二,你自动就会这样想的。
我们的前提是:耶稣是基督,基督不是一般的人,所以他死而复活是正常的事。然后,我们怎么能说有死人复活呢?因为他不是正常人。我们的两个前提:一耶稣是基督,二他死而复活,三结论是他跟一般的人不一样,他是神。大前提耶稣是基督对吗?小前提对吗?结论对吗?(众:不对!)这就是我要考你们的地方!大前提对,小前提对,结论一定是对的,怎么会错呢?!这是个难题,放在这里。
再说保罗的前提:
耶稣是 100% 的人,耶稣死而复活了;耶稣是基督;所以基督死人复活。
这里耶稣是 100% 的人很重要,就是肉眼见证,他就是玛丽亚生出来的,所以道成肉身是那么重要。如果没有道成肉身,就没有 100% 的人给你见证,信仰的基点就没有了。这个点是那么重要,所以道成肉身是那么重要,这是保罗“这福音”的三段论。
而我们的三段论是:大前提是耶稣是基督,小前提是基督死而复活,结论是基督复活。出来的结论居然和死人没关系,基督复活与我们没有关系!错在那里?
再说一遍,大前提对,小前题对,结论一定对。这叫三段论的力量,这就考验你对神的信心,不需要你有学问,任何人都能读懂《圣经》。当你发现错的时候,你要做的是核对前提是否正确。我们为什么会搞错?(众议我们自己的三段论)
这回我们找到我们的问题了:是因为我们真的没有搞懂,耶稣怎么会又是人又是神?我们没有吸收。当《圣经》说耶稣是基督,我们说,OK,耶稣是神,忘了他也是 100% 的人。我们脑子里知道他又是神又是人,但思维时他就是神。基督徒沿着更属灵的、更高的走了,忘掉了他也是人。
那么他又是神又是人怎么接受呢?怎么接受这个真理?靠理性接受吗?我们的第一反应说,二律背反理性是无法理解的。我再问你靠什么接受?(众:靠理性)这很重要,慢一点,跟着我的思路。
现在我们是在耶稣又是 100% 的神,又是 100% 的人这个地方没站立住,所以三段论的逻辑推理推到一半,捡回来就跟保罗一样了。我们潜意识里面太难接受了,此刻你是靠什么接受的?靠理性还是靠非理性?理性怎么接受?什么是理性?一个人有理性或没有理性怎么区别?(众议)
我的问题是,这个问题是二律背反,我无法接受,这是造成后来把它扔掉的原因。你就接受了,是靠什么接受的?是靠理性还是靠非理性?这时候你要重新定义什么叫理性?因为我们从前认为,这个东西接受只能靠非理性,理性不可能接受的。从这个例子我们发现,我们对理性定义错了,对理性理解错了。靠理性,那什么叫理性?再追问一个问题,三段论是不用推理的,所以把理性理解成逻辑推理就错了。我一直强调,什么逻辑,什么推理,这个词太高了。我要彻底平反,总觉得吴博士你讲得太深了。
我这个理性跟你想的理性不一样,从头开始我才发现,你们原来把这个当成不理性,我却把你们当作理性。在事实面前坦然接受叫理性,在事实面前就是不接受叫非理性。这个定义对理性的人来说是很简单的,最多认真一点问这是事实吗?有人说你背后说坏话,理性的人会说:你拿证据给我!若是真的,那我没办法只好接受事实;不是真的,我就存疑。就一个态度,真的吗?真的就接受,这叫理性;非理性的人在事实面前也不信,非要跟你搞,这是非理性。理性的人就是存疑,以事实说话,事实就接受;事实与他原来的观点有多不同,他也愿意改变,这叫理性。如果按逻辑推理叫理性,三段论刚好是没有逻辑推理。
假如这个地方很清楚了,接下去的问题是,我们的理性是要建立在大前提、小前提有证据吗?是的,这变得很重要了,这时候才知道神是怎么让你信的。假如我们发现三段论的先天理性是那么重要,才知道神是怎么让我们信的?他必须让我们明白大前提、小前提是真的,我们就一定会信,不可能不信!因为你被造成就是这样,你被造成三段论的思维,你的生命就是三段论的结构,所以不可能不信。(鼓掌)再去核实大前提、小前提的证据,所以不能再说神说什么就是什么,全部欺骗从这里开始,还犟嘴!(众笑)
《圣经》上说对一定是对的,牧师说对一定是对的,把人的基本理性搞没了!你本来是应该这样活的,活成另外一种样子了——不需要见证就信了,这就是怪人、神经病!大部分基督徒都可以归到这一类。
耶稣是基督,证据呢?见证呢?他是人,肉眼见证,后来死而复活的,所以是基督。我们是第二手,他们是第一手,这个怎么过渡?你不可能每件事情都自己去经历。死而复活的是耶稣,是肉身的人,为什么他又是基督呢,这个地方我们要动脑筋,证据在哪里?我们现在要认真起来,不能神说是就是了。我们开始知道自己的意向性在哪里了,假如这是对的话,基督死而复活就是死人复活,一般的人死而复活也是可以的。保罗最后的福音是:有死人复活的事(不是借着基督复活),有死人复活这回事才跟我们相连,才叫福音。突然告诉你说,真有死人复活的事,真的跟你相关,你才会放下手中的活儿,认真起来。活人应该是这个态度,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这个态度。
这个问题太重要,逼得我继续思考。我发现,虽然我们的前提(“耶稣是基督”)是正确的,但在领受这个前提(真相)时,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甚至否定)了另一个同时为真的真相,即保罗所坚持的前提:耶稣是 100% 的人。在保罗的领受里,耶稣是 100%人同时又是 100% 神;两个 100% 同时站立。到了我们这里,就成了“耶稣是基督,所以他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人”。因此我们的前提,已经从“二律背反”真相里脱落出来了。让我再一次仔细检查保罗的推理:
第一步(出发点):耶稣是 100% 的人——为什么是真的?因为这是基于众人的“肉眼见证”。
第二步:耶稣死而复活——为什么是真的?也是基于众人的 “肉眼见证”。
第三步:耶稣(100% 人)是基督(神)——为什么是真的?因为基于众使徒和保罗等根据第一步和第二步的“肉眼见证”,再加上“《圣经》启示”,保罗得出了同时合乎“理性和灵性”的二律背反的真相。我想,耶稣身份的“二律背反”性,也正是这样被保罗认识到的。“耶稣基督”这个复合词,已经把“二律背反”的真相表达出来了。
众:原来耶稣身份的“二律背反”,正是从保罗这里经文的原始点揭示出来的!
15:13 若没有死人复活的事,基督也就没有复活了。
这节经文表明,从错误的前提出发,可以通过正确的三段论推理,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
也就是说三段论不可能不正确的,除非你的前提有错,就得出错误的结论了。
前提 1:若耶稣(死人)没有死而复活;(错误,因为与肉眼见证不符)。
前提 2:耶稣是基督。
结论:基督没有复活。(错误)
15:14 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
继续从错误前提出发,经过三段论,得出错误的结论。
前提 1:若基督没有复活;(错误,因为与肉眼见证不符)前提 2:我们传基督(死人)复活了;
结论:我们所传的也是枉然,我们所信的也是枉然。(错误)
15:15 并且明显我们是为神妄作见证的,因我们见证神是叫基督复活了。若死人真不复活,神也就没有叫基督复活了。
前提 1:若死人没有复活;(错误,因为与肉眼见证不符)前提 2:我们见证神叫死人复活了;
结论:我们是作妄证了。(错误)
15:16 因为死人若不复活,基督也就没有复活了。
前提 1:若死人没有复活;(错误,因为与肉眼见证不符)前提 2:耶稣(死人)是基督。
结论:基督也就没有复活。(错误)
15:17 基督若没有复活,你们的信便是徒然,你们仍在罪里。
前提 1:若基督没有复活;(错误,因为与肉眼见证不符)前提 2:你们信基督复活;
结论:你们徒然相信,仍在罪中。(错误)
15:18 就是在基督里睡了的人也灭亡了。
前提 1:若基督没有复活;(错误,因为与肉眼见证不符) 前提 2:信耶稣基督复活的人是得救的人,即在基督里睡了的人;
结论:所有的人都灭亡,这个世界没有福音。(错误)
15:19 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
前提 1:若所有人都灭亡;(错误的前提)前提 2:我们信靠耶稣基督;
结论:我们比众人更可怜了。(错误)
以下我来分析一下,经文林前 15:18“就是在基督里睡了的人也灭亡了”是错误结论,等于没有福音,是怎么来的?
前提一,若基督没有复活;
前提二,信基督复活的人是得救的人,也就是在基督里睡了的人;
结论:所有人都灭亡。
就因为这个“若”,假如基督没有复活,这个世界就等于没有福音了。前提一、前提二、结论,跟我们密切相关。
“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不会这样认为,我们相信基督复活;或者基督复不复活都没关系,既然《圣经》这样说了我就相信了。相比之下,让我们更坚信的是第二条“信基督复活的人是得救的人”。至于第一条,我信但没有那么认真,所以“若”留下一个缺口,也许复活,也许没复活,反正我不那么认真,我很认真信第二条“信耶稣基督的人上天堂”。第二条是对的吗?是对的!第一条留个缺口,也许他复活也许没有,我不在乎;或者我信他复活因为是《圣经》这样说的;或者我觉得他是复活了,灵眼看见——这样最后导致没有福音。
我们是如何进入没有福音的?其实我们对第一条信没那么认真,只抓住第二条。信第二条是对的,但第一条没信,这样导致你心里永远是也许没有福音。因为,三段论必须 100% 第一条对,
100% 第二条对,才自然出来第三条对。假如其中有一条不那么相信,最后结论也就不那么相信,这就是我们的信心永远站立不住的原因之一。我们只信第二条,对第一条貌似相信,这样你不可能在三段论里面出来对最后一条很坚信。因为除非前面两条很坚信,第三条才会很坚信,不然就变成主观的信。
我很相信耶稣基督,信他的人复活、有永生。这完全是你主观愿意的相信,你的缺口一定是在前面见证里。假如你真的觉得第二条你很相信,是因为第二条符合你的要求,是你所希望的。第一条是客观上他有没有复活,你不那么当回事;第二条是你主观上很愿意相信,所以你真的相信了。在客观上你没那么认真,你最后的结论说我们一定有福音,其实一直是摇晃的,按照三段论是出不来结论的。三段论必须是前提一、二完全真,才自然出来结论为真。
一共是八节经文,后面的七个若、若、若都是假定错误。你说你一看就知道是错误的,其实你是没有真正明白自己,你是按照 if他对的,我对的;if 他错的,他错的。七节经文都是在讲人家,你跟人家的区别是,if 他对的,我对的。If 是假定自己信了,假定人家错了,不是真正地认识他错的,这就是我们信仰的问题!假如他复活,都是 if、if、if。什么叫 if?就是没有核对,是沿着逻辑结构里走。人家说,假如耶稣基督没有复活,后面结论错的;我们说,假如耶稣基督复活,后面结论是对的。很高兴结论是对的,而且你的思考也很严密,全在逻辑结构里面,所以这样的信仰建在逻辑上。
这七节经文的错误结论,你只要加上我们说,他是对的,你没有核对,只是沿逻辑线走。
所以,这就是我刚才说的,三段论没用上去,是因为我们也会用 if,以为自己信了。三段论就是假如这个真,假如这个真,这个一定真,你的信仰就是这样走,是逻辑流出来的,不是你真信。所以你的逻辑跟人家不一样,你是假定耶稣是真的,就流出一个信仰,就信那个结果。
结构是这样:我们的信是假定前提是真的,神也让我们看到前提是真的,所以我们就信了。真正信仰是,神会不断在三段论走进正确结论的过程当中,不断加强你对前提为真的认识。一旦这个链条停掉,你就得不到结论。而且神给你不断看见前提是真的,神是和你同步做的,因为他是个活神,你活在经历当中,神不断让你看见这个前提是对的,你不断吸收,你的信心真的会出来。
再重复一遍:这个前提是神让你看见,无论是灵眼或是肉眼;这个前提也是神让你看见;一旦看见,你就进入逻辑,就得出结论。假如一旦看见就得出结论,你就信这个结论,这是主谓宾的信。主谓宾的信是你抓住见证以后,马上变成结论,就信结论。
主谓宾信错在那里呢?错在你离开了神,神让你在经历里面,神不断给你新的见证,让你发现越来越对,越来越对的过程,你错过了。这个过程都是他给你的,这个过程出来的信,才是真的活在信仰里面的信,而不是抱着结论的信。你需要不断地活在神的信仰里,活在神的互动里,活在神的启示里。——这是神做的!不是抱着结论,说我信了,而是真的信了!(众议:这是真正的救赎)
且让我按照“三段论”,把林前 15:12 用“二律背反”的正确前提,补充表达如下:
15:12 既传基督是从死里复活了,怎么在你们中间,有人说没有死人复活的事呢?
大前提:耶稣是 100% 人,他死而复活了(“肉眼见证”);小前提:耶稣是基督(“肉眼见证”+“灵眼启示”);
结论:我们传死人复活是对的。
我们经常把三段论出来的结论,在心里默想,假如有见证一、见证二,出不来结论就有问题。当你发现大前提是真的,小前提是真的,你是正常人必出来这个结论,实在出不来,是很大的问题;
出得来的前提是你必须是个活人,死人就出不来了。我们怎么会变成死人的?被知识、被教育搞死掉了。全部反基督的、文化的、国家的目的是让你出不来。因为这个出来的东西,跟你平时接受的东西有非常大的张力,跟你平时看见其他人的想法具有非常大的张力。你竟然说“死人复活”,平常人不可理喻,这就是张力。你这时候要做的是,回去再查这个前提是真的吗?你才有得救的可能。
综上所述,林前 15:12–19 一共 8 个三段论里,只有林前15:12 的前提是正确的,因此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我将之称作保罗“这福音”三段论。
林前 15:12 是对的话,必须要把二律背反加进去,否则的话也是错的。
而林前 15:13–19 里的 7 个三段论,全部都因为错误的前提,导致了错误的结论。
三段论很重要吗?其实三段论一点不重要,因为它可以得出错误结论,而且平常我们就是这样被搞进去,即在三段论里提供虚假见证而导致错误的结论。这就是为什么在旧约十诫里面,作假见证是一个大罪。本来是用三段论去正确思考得出正确结论,假见证反而得出错误结论。所以不是三段论很重要,乃是见证很重要,神是预备见证给你看;假如你不看见证,就在概念里转,“我不需要见证就信了”——就是最大的欺骗!
对保罗“这福音”三段论,我有以下 7 点默想。
在保罗“这福音”三段论里,大前提(“耶稣是 100% 的人,他死而复活”)为真是基于众人的肉眼见证;小前提(“耶稣是基督”)为真是基于众人的“肉眼见证”+“灵眼启示”。换言之,就见证而言,“大前提”为真的“肉眼见证”,是“小前提”为真(灵眼启示)的根基。大小前提合在一起,就是“耶稣基督死而复活”为真。
我解释一下“耶稣是基督”。耶稣是肉眼看得见的,基督谁也没有看见过,你怎么说耶稣是基督呢?基督的概念是旧约来的,旧 约来的概念永远不能与你的肉眼相对应,为什么耶稣是基督呢?首先,肉眼见证加灵眼启示,肉眼见证耶稣居然死而复活,这个很重要;再找《圣经》对基督有什么启示,对照起来发现这个人真的死而复活了,那么这人真是基督了,因为《圣经》是这样说的。这两点同时成立缺一不可,不单单是《圣经》属灵启示。假如单单是属灵启示,彼得讲得最好,彼得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我不信你信谁呢?最后在耶稣死之前,他们都崩溃掉了。所以说,耶稣死而复活的见证是根基,非常非常重要,之后他们才重新捡回 “你是基督”。这个例子说明,单凭属灵看见是没有根基的。至于他平时说的话,做的事,大小见证全都指向那个东西,所以耶稣是基督被证实,是建立在肉眼见证的根基加上灵眼的启示上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就保罗的经历而言(就是看保罗是怎么信的),他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与“耶稣死而复活”的“肉眼见证”相遇,耶稣死而复活的肉眼见证,是神在经历当中赐给他的。我们没有,保罗有,是以神秘的方式给予的。
但“基督是耶稣”的“属灵启示”,却是以非神秘的理性阅读的方式临到保罗的。
上面是很重要两句话。我们平时刚好倒过来,觉得灵里的见证、灵里的看见是很神秘的。我的表达是,保罗在遇见肉眼见证的事上是很神秘的;在领受灵眼见证的时候一点都不神秘,完全是理性阅读出来。谁都可以做,不信你试试看。他遇见,我没有遇见,神要安排刚好让他遇见,这个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发生方式倒是神秘的;理性领受是读就能读出来,我们却总是神秘兮兮地把灵眼看见当成神秘,其实不神秘,谁都读得出来,只要你愿意读。颠覆了吧?!
换言之,我们与“肉眼见证”的相遇方式,可以是神秘的;
关于“神秘”我再讲一遍,任何经历的发生都是神秘的,譬如某某人遇见某某人,每个弟兄姊妹都有肉眼见证,这个发生是神秘的。大家会很奇怪,怎么会遇见这帮人呢?而灵眼看见一点都不神秘,是读《圣经》读出来的,只要努力。
我们与“灵眼启示”相遇的方式,往往反而是非神秘的理性阅读《圣经》而获得的。阿门!对此,保罗可以指着《旧约》见证说,你们若不信,请自己去读《圣经》吧;只要你们用心灵(spirit)与诚实(truth)去读,你们一定也会得出与我保罗一致的灵眼看见。
这就是“耶稣是基督”这个结论,这是灵眼看见,你们不信,就读吧。保罗整个讲道就是这个口气:你们读吧,就是这个意思!
哦哦,我信了,我信你了保罗!这是容易的。
我发现,在许多情况下,一个人(包括我们自己)虽然已经领受了保罗“这福音”大小前提同时为真,却仍然可以坚持说,“没有死人复活的事”。
这就是我刚才说的:大前提、小前提你已经领受了,但是流不出三段论的结论来。
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在不知觉中放弃“三段论”的先天理性,而让自己陷入了自相矛盾的“非理性”黑暗中,看不见“这福音”二律背反的真相了。换言之,二律背反真相是神秘的,却需要我们用“理性”来领受;
这就是我刚才说神秘的,我们领受是看到事实,我们在事实面前必须是理性的。
而我们拒绝接受二律背反真相,恰恰是出于我们“非理性”的顽 ——我感叹,坚持不放弃神赐予我们的(“三段论”)先天理性,对于我们领受“这福音”,是何等的重要啊!
我再强调一下,当我们放弃二律背反的两面时,容易放弃的是哪一面?容易放弃的是“他是人”的那一面。照理讲他是人是最容易见证的,宗教徒却容易说他是神。这刚好是两面,构成二律背反;相信他是神的人是宗教徒,相信他是人的人是无神论;宗教徒说《圣经》启示他是神就是神了,无神论说耶稣是人是《圣经》胡说;所以放弃哪一面是我们的倾向性。这两类都是非理性的,不核对事实造成的。
我还发现,除了不知不觉中放弃“三段论”先天理性以外,我们更常见的错误是没有认真核对“三段论”前提是否为真,即我们的信仰不需要见证。因此,“需要见证”是人的理性对信仰的绝对要求。否则,我们就会因“盲信”而“迷信”,从而进入“徒然相信”而不得知呢!——我想,也许这也正是耶稣说,“你们要用心灵(spirit)与诚实(truth)”敬拜神的意思吧。我认为,“心灵”一词对应的是“灵眼启示”,“诚实”一词对应的是“肉眼见证”。
诚实就是,当你们见到肉眼见证的时候,不能再犟,必须承认,这叫诚实;心灵就是,你必须遵循神对灵的启示。(众:非常对应!诚实就是面对事实,接纳事实。)
我还发现,人类所有错误前提无非以两种方式出现:1)“基督没有复活”,即不信耶稣是基督;或不信基督复活是真实事件; 2)“死人没有复活”。不接受二律背反真相,以林前 15:13–19 为例,却导致了错误结论的 7 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死人没有复活;
基督没有复活;
基督徒为神作妄证了。
基督徒所传所信的是枉然的;
基督徒仍在罪里;
世界上没有福音;
传福音信福音的基督徒比世人还可怜。
关于“这福音”的三段论,我们的错误无非是两种形式:一种是基督没有复活,一种是基督不是人;一个无神论,一个宗教徒。
这导致一系列的错误,我们可以说我两点都承认了,其实其中任何一点你都没有真正核对,你只是玩概念游戏。就两点,一点是基督没有复活,一点是基督不是人,二律背反的两点你要抓住,才会自然出来真正的信仰,所以说所有错误就两点形式。后面是前面 7个结论的错误,五花八门。
保罗“这福音”里的“两大前提同时为真”,即“耶稣死而复活”为真,与“耶稣是基督”为真,是基督徒信仰大厦之基石的基石,核心的核心。在接受“两大前提同时为真”之前,基督徒需要像保罗和众使徒们一样,通过神赐给我们的“肉眼见证”和“灵眼启示”,在“三段论”先天理性上,反复认真核对才能领受。若自以为“省略见证我照样可以信,甚至可以信得更好、更纯粹、更虔诚”,这样的想法不仅是不符合《圣经》启示,而且很可能就是魔鬼的试探,诱导我们滑进从概念到概念的主观相信,即保罗说的 “徒然相信”的歧路上去。对此,我们不得不警惕哦。
每个人自己要去想一想的,反复核对用的就是三段论的先天理性,不用深奥的知识。这个事一定导致这个事,没有什么可以争论的,除非前题有问题。
保罗正是站立在“两大前提同时为真”的“肉眼见证 + 灵眼看见”的信仰根基上,在《圣经》启示和圣灵的带领下,结合个人外在的生活经历和内在的生命体验,跟随内心先天的理性之光,才不断获得如此丰富、令人惊叹的属灵亮光。
保罗就是这样做的,后面很多很多的看见,前题必须是站立在大小见证上,用你的先天三段论理性就不会自相矛盾,对自相矛盾要敏感,然后再结合你的经历跟体验会出来无穷多。这个过程每个人都需要出来,否则你的信仰就是很干瘪的生命,很丰富是这样出来的。所以在你的信仰中,任何拿掉就出不来,拿掉什么?拿掉两个见证为真的始终站立,拿掉你的人生经历不放进去,离开神的不断启示,不用你的理性,三段论的先天理性不放进去,你也就出不来。(众:鼓掌)
亲爱的的弟兄姐妹们,在第 15 章后半部分里,让我们继续用我们的理性,跟随保罗的理性,一起探索和挖掘《旧约》里隐藏的关于“这福音”的属灵宝藏。我们会与保罗一样,把思维的意向性聚焦在基督教信仰最核心的两个“灵眼看见”上:
为什么耶稣就是《旧约》里启示的基督?
为什么耶稣基督就是《旧约》里启示的神(耶和华自己)?
这两点都是保罗的灵眼看见,在耶稣基督死而复活的基础上,他怎么看见,这是《圣经》告诉我们的。你要用理性跟随保罗的理性,听起来是什么感觉?继续用我们的理性跟随保罗理性一起探索、挖掘旧约里的属灵宝藏。什么叫我们的理性跟随保罗的理性?你一听就强调我没有理性怎么办?你到现在还有这个问题,你还没分辩出来你的问题到底在哪里?你的第一反应是不是理性很难?(众:议论纷纷)是!这个就是文化进来的东西,很难推翻的!这时候你才敏感起来,这个地方出问题了,才知道背后是什么东西。怎么会让你坚信理性很难呢?!
这就要对自己内心魔鬼的声音很敏感!魔鬼就是一句话:“没有必要这样子。”需要这个样子吗?这个话你会很愿意听,省力啊!这个你会辩不出来,你会很喜欢撒旦的声音,因为你有很多的事情要做,这声音是这样进来的。哇哦,那我要花多少时间?该花时间还是要花时间的,其实你真的没花时间。你花时间不到位,花在宾语上。你只是带了耳朵来听,觉得讲得很精彩,很吸引人。你做任何事情都花更多时间,就这个事情你是不花时间的。任何学习,譬如老年大学,作业给你一定认真做的,但我的作业都没怎么做。真的需要这样读吗?假如今天讲的是真的,真的需要这样读!你觉得没必要吗?!不然,真的把自己隔绝了,从一开始这就是全部仇敌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