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菜:吃禁果
今天在研读罗 8:26–30 之前,取《创世记》中亚当和夏娃吃禁果的故事作为前菜:
2:9 耶和华神使各样的树从地里长出来,可以悦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园子当中又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的树。《创世记》
2:16 耶和华神吩咐他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17 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创世记》
请问,《创世记》里的一段经文,是真实的人类历史事件,还是仅仅是一个寓言故事?也许你有你的想法,如果问我,我坚信是真实的历史故事。因为《圣经》是把它作为真实的历史事件来启示给我们的。简单叙述神造了伊甸园,造了亚当和夏娃,伊甸园里有很多树,神对亚当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这是一个咒语,一个诫命立在那里了。然而亚当(先是夏娃)在蛇的诱惑下吃了果子,破了诫命,死从此开始。
假如家里有个 5 岁的孩子,听了这个故事问你一个问题:“爸爸,为什么不是淫荡果、罪恶果、欺骗果不能吃,而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不能吃?为什么智慧果反而不能吃?难道智慧对人不好吗?”大人怎么回答?难道神不希望人变聪明吗?
显然不是,基督教绝对不可能是反智的。整本《圣经》满是智慧,人类大部分的文明和科学成果都与基督教影响的文化分不开。本着对神的朴素理解,《圣经》里没有一句废话,称之为智慧果就必为智慧果,分别善恶果就必为分别善恶果,不可能不是那果而叫成那果。那么分别善恶果为什么不能吃?是分别善恶果不好吗?神不是一直叫我们分别善恶,良知、律法都在教你明辨是非、好坏,怎么会不好呢?可见一定是我们对这句经文的理解彻底搞错了!
别忘了真理的敌人不是谬误,而是似是而非,看似有道理,根本上没道理。再回到提问的小女孩,她质问智慧怎么可能不好?知识怎么可能不好?小孩子提出这个挑战是简单明了的,反倒是大人用复杂来掩饰自己的糊涂了!
怎么搞错了?第一没有读仔细,第二外添了自己的思维。既然神说不能吃,那么这个果子本身肯定不好,这是我们在《圣经》之外添加了自己的简单逻辑。为什么这样说?让我们把逻辑搞清楚:《圣经》里没有说这个果子是不好的,是有毒的。《圣经》里只是说,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没有说,你死是因为这果子有问题。你也许会问,既然果子没有问题,那么吃了以后为什么会死?看看《圣经》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圣经》说: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这是什么?这是神口中发出的命令(或咒诅)。为什么死?因为违背神的诫令,句号。神说如此,就如此。我们死,与果子本身的好坏没有关系;我们死,是因为违反了神要我们不可吃的诫命,况且神已经预先告诉亚当,死是违反诫命的后果。既然亚当违反了,亚当就必须死,句号。从头到尾没有说,这个果子本身是有毒的。而且,我们心里也知道,既然这果子是分别善恶的智慧果,那它就是好的,连 5 岁小孩都知道,知善恶怎么可能不好?!
我们怎么会轻易假设,既然神说,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就推论说,这果子肯定不好?我们的思维逻辑是,假如果子是好的,神一定不会这样说,所以果子一定有问题。注意,这个推论是有问题的。什么问题?是在神的诫命以外找原因。我们不能接受(或者相信)神的诫命本身就是因,我们一定要在神以外,神的诫命以外寻找原因。神说这话肯定有话语以外的理由,我们一想,对啊,一定在果子本身,这个果子一定有问题。在人的逻辑里,这种思维可能是对的,但是一旦涉及到神,这个逻辑就出问题了。为什么?因为神就是因,神是一切的因,是一切因后面的那个决定性的终极因。神说是就是,神说不能吃就不能吃,不要在他之外再找因。在他之外再找因,本身出自悖逆。在这个悖逆的思维下,很自然推出:神既然这样说,那果子一定是坏的,分别善恶果一定是坏的。于是,我们跌进了人自己画的圈里去了。
我再问,神说吃分别善恶果必定死,为什么人又没死?为什么还能活 900 年、600 年、200 年、100 年左右(如经上所记)?我们凭什么活在这世上,难道不是凭人还能辨别善恶,不至于沦为禽兽吗?这个辨别善恶的能力是神对人的保守,让人得以在地球上存活,得以有秩序,得以进行有限的巴别塔文明建造。按照经文启示,辨别善恶的能力正是吃果子吃进来的。在亚当吃禁果之前,人完全活在神的旨意里面,无所谓善与恶;人背离神以后,才有辨别善恶的需求。即便这是一个寓言,吃果子这一事件是人第一次违背神,无论在意念上还是在行为上都违背神,从此以后,人被逐出了与神同在的伊甸园,人活在罪的挣扎中,活在神定规的短暂生命里。人在这个短暂的生命里,是否需要拥有区别善恶的能力?需要,否则泛滥的罪将很快淹没人类。人所需要的分别善恶的能力来自哪里?只能来自创造主、来自神。所以,神预先就把这个能力预备在禁果里,这个禁果被《圣经》称为“智慧果”,是神对人的恩典的赐予和保守。
众:这么说,神知道他造的人肯定要去吃禁果,也知道人是悖逆的,会有罪,所以又预备了耶稣基督……
是的,神是全知的。在创造宇宙以先已预备了耶稣;在人吃禁果(犯罪)以先就预备了智慧果。一切都在神的预定中,吃禁果是必然的。
事实上,所有的宗教,本质上都是反智的,所以即便在基督教名义下的宗教,反智主义也很强大。宗教为什么反智?原因很简单,宗教是人的教。人总想去理解那无限的,但有限如何理解无限?只拘泥在自己的有限里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放下自己的有限,才有可能突破。但是所有宗教都欲靠自己解决神的问题,关在自己里面幻想天国,切断了智慧的来源,这就是反智。
但是,唯独基督教不是人的宗教,是直接来自神的启示,所以基督教绝对不反智。基督教把真神引进来,神直接启示,只有基督教是人完全向神敞开。宗教中最接近智慧的是佛教,但佛教的智慧也是以人自己为中心,完全封闭的智慧,佛教影响下的文化里没有出现任何科学技术,道理也在于此。以中国人的理解,公元 300 年到公元 1300 年的一千年,是欧洲历史上最黑暗、最愚昧的时期,其实这不是历史真相。历史真相是现代科学文明的
智慧光照,基本上是在公元 300 - 1300 年修道院里积累出来的。众 1:既然神是全知的,为什么还允许人这样?
众 2:就像父亲知道这个孩子会很悖逆地离开,但是他也预备好孩子回头时就接纳你。
对,这位姐妹讲得好。其实我们对孩子也一样,知道这个孩子有缺陷,到社会上去会吃苦头,但你不会把他关起来。
众 1:还得让他碰壁?
关键是碰壁回来,神在等你,而不是弃绝你,而且是无条件地等。这个弯不转过来,就可能会掉进反智主义的陷阱里。反智主义的陷阱之一就是基督徒越当越傻。天主教是往这方向走的,按照天主教的做法(至少宗教改革以前的一段时间里)不需要读《圣经》,信就是信。宗教改革之后才把《圣经》翻译出来,大量印刷。
众:似乎知识分子知识太多、太理性,所以不属灵,反而有些人懂得不多却很属灵,问题出在哪儿?
我们团契以知识分子为主,天生带着知识分子的自卑,经过文革的捶打,总觉得知识越多越有罪,这也是反智的。人间的宗教都走反智主义道路,包括文革时期的造神运动,都是人间宗教的一种。唯有神说智慧是好的,一切智慧来自于神。比如,我们团契第一次退修会住在天目山时的房东老太太,起初不知道她是基督徒,后来偶然发现老人家在《圣经》上密密麻麻作笔记,以前竟是不识字的。其实没有知识的人非常追求知识,倒是我们这些有知识的人看轻知识,这与错误的时代教育影响有关。
众:神不希望我们有自我意识吗?
人是悖逆的,悖逆神的基本前提是:我是个自我的人,我可以跟你讨价还价,这样一种生命下的自我意识,是悖逆的。这是起点,从逐出伊甸园起到人类最后归向神,即耶稣再来的时候,这一路走来,人经历了什么变化?人的经历是在《圣经》带领下最后归向神,这一路上让人变成顺服,不是关起门来的顺服,不是奴仆的顺服,乃是神的儿子那种自由的顺服。这是很高的境界,是万人之上,万人之下的那种尊贵,自我意识也经历升华,我们要慢慢体会。
世俗的教育培养人的自我意识。中国文化说“人之初,性本善”,究竟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按照经文启示,辨别善恶的能力正是吃果子吃进来的。仔细读经文,经文中“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可理解为:“人之初,性本知善恶”,知善恶的能力就是从我们的祖宗亚当吃了禁果开始的,所以人都具备知善恶这个“性”,是与生俱来的。知善恶以后人就开始有责任,有责任才会有选择,有选择才会有尊严,有尊严就有了一整套人类的社会性质,才有人的价值观。若是木头人、机器人,虽十全十美,但没有尊严、没有价值、没有自由、也没有责任。所以人具有自由意志,在这个层面上开始表现出来,别忘了这是逐出伊甸园的第一步,但不是神造人的最终境界。神造人的最终境界是归向他,在他里面得自由。这里看到神的慈父心肠,当人违背神,吃禁果犯罪以后,神都为人作了预备,这个知善恶果子是特殊果子,为人预备了认识律法的能力。今天要讲的主题是“预定论”,“前菜”跟这个主题有关。